像2008年建成的美国驻华使馆新馆设计者和建筑承包商就都是美国知名大公司,但主要的分包商是北京的一家建筑公司。媒体曾披露,为了防止泄露建筑的安全秘密,使馆施工采取分阶段进行。当时,新使馆的项目总监普莱尔说:“我们先让中国分包商在使馆施工两年半,然后他们撤出工地,我们砌上围墙,美国工人继续施工,等这个阶段完成后,中美工人再一起工作。”
当然,并不是所有国家像美国那样。专家告诉政知见,使领馆馆舍可以购买也可以租用,现在租的比较多,因为买下来的话,地点就固定了,以后也不好再变化。
三个使馆区?不,四个!
曾经有人形容,一国的驻外大使馆就像这个国家的“门脸”,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截至2017年6月,有175个国家同中国建交。换句话说,在中国,至少有175张“门脸”。
北京的建国门外、三里屯、亮马桥都是使馆林立的地方,美国、法国大使馆现代简约,伊朗、巴基斯坦大使馆充满伊斯兰风情,索马里驻华使馆与国旗风格一脉相承……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
△美国驻华大使馆
据《北京市外国驻华使馆的历史和现状》一文披露,截至2013年8月1日,北京有三个使馆区,按照门牌号计算,三个使馆区现有独立馆舍133座,还有一些建交国在外交公寓(齐家园、塔园、亮马桥)或外交办公大楼内设立使馆,无独立馆舍。
鲁培新介绍,最早的使馆区也就是第一使馆区在建国门外(上世纪50-70年代),后来使馆越来越多,扩大到三里屯一带(第二使馆区),再后来需求量再增大,又到了亮马桥一带(第三使馆区)。政知见了解到,目前北京已经有了“第四使馆区”,位于朝阳区东坝地区,目前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
△政知君的东家离第二、第三使馆区很近
现有的三大使馆区各有什么特点?
《北京市外国驻华使馆的历史和现状》一文披露,在第一使馆区内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驻华使馆,如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使馆。这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上述国家大都在第一次建交高潮中与新中国建交,双方关系友好,因此,中方为其提供的馆舍建设用地面积都比较大。在鲁培新的印象中,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占地面积就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