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星火队”与“播火队”共研新时代赓续传播红色经典之道

中国军网 2021-11-29 15:23:25
A+ A-

“星火队”与“播火队”共研新时代赓续传播红色经典之道

——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参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纪实

陈杰 翟桂萍

在全党全军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望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之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迎来了第72批参观者——来自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师生。18个穿着红色队服的“90后”“星火队”骨干成员与被誉为矢志不渝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播火队”的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学者群体,在由100个不同时期不同语言的《共产党宣言》版本组成的寓意党的百年华诞的“版本墙”前,围绕新时代如何赓续传承红色经典、共同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主题,展开了一次激情四射、火花闪亮的研讨交流。

“星火队”与“播火队”共研新时代赓续传播红色经典之道

探寻真理历程,追寻初心使命

建党百年前夕,政治学院《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建成开馆。这座集铸魂育人、基因传承、党性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沉浸式、互动式的情境教学馆,通过多元组合的展陈设计、真实质朴的场景复原、生动逼真的感官交互,从不同角度对《共产党宣言》进行立体呈现,是军内外唯一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主题的专业教学馆。

“星火队”与“播火队”共研新时代赓续传播红色经典之道

听了“播火队”郭玉梅副教授对德文伦敦版《共产党宣言》的介绍,“星火队”的一名队员吃惊地说到:“只知道陈望道老校长翻译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是错版,没想到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出版的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也是个错版,历史有时真是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巧合啊!”

《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的讲解老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的郭玉梅副教授告诉大家:“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历史细节,记录着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传播过程,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全文不到2万字,加上7篇序言,篇幅并不长,但其中蕴含的思想逻辑、科学逻辑和信仰逻辑跨越时空,熠熠生辉。

在山东大王镇发现的《共产党宣言》广饶藏本前,“播火队”队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翟桂萍教授专门为“星火队”介绍了周恩来总理与陈望道先生的故事。在1949年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周恩来怀着对陈望道先生深深的敬意,说道:“望老,我们都是您教育出来的”。他还十分惦记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询问他是否能找到这个版本。就在周总理去世的前一年,1975年秋天,在山东大王镇发现了被当地村民称为“大胡子”的书。这是目前国内仅存的12本陈望道首译本《共产党宣言》中被发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在中国农村基层社会中传播的一本。

穿梭在情境教学馆各个展厅,《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传播实践的历程生动映射在“星火队”队员的眼中,使他们从真理的历程中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星火队”指导教师、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孙冰心老师感慨地说,情境教学馆内涵丰富、理论性强,你们的讲解非常专业,理论性、思想性、感染力都非常强,不愧是一支专业的“播火队”。我们要经常组织“星火队”队员前来学习,要以讲解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不断深化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理解,真正打开通往马克思主义理论殿堂的大门,让队员在讲解中提升自己的理论认识,夯实自己的信仰根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感染他人,做新时代合格的“真理的味道”的传承者。

“星火队”与“播火队”共研新时代赓续传播红色经典之道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时代课题,我们既要积极主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又要与时俱进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模式,担负起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使命责任”。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播火队”的青年教师群体,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教学馆的互动交流区,两个团队的师生围坐在一起,分享经验、交流感悟、共话使命。

“星火队”与“播火队”共研新时代赓续传播红色经典之道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博士研究生许亚云同学,与大家分享了2020年6月27日习主席给志愿服务团队的回信,习主席在信中说:“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并肯定“星火队”的队员们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鼓励大家“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大家一致认为,主席的回信是对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嘱托和鼓励。

“在我国9100万党员中,80后、90后党员超过三分之一,如何加强青年党员的政治理论教育?”这是“星火队”指导教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结合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讲解队伍的情况,认为加强对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非常重要,不仅要使大家讲好陈望道老校长的故事,更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故事。在倾情“播火”中学习提升,在不断学习中倾情“播火”,在这种学思践悟的良性循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青年党员,他们就像“星火”一样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广泛播撒到他们所奔赴的新的工作领域,这也许就是“星火”的责任和使命吧。

“星火队”与“播火队”共研新时代赓续传播红色经典之道

“播火队”队员,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教师陈杰也谈了自己作为《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讲解团队一员的感受,认为要破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认识误区,针对青年人的接受特点,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时代化大众化网络化语言,来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故事,特别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星火”志愿服务队的殷切嘱托,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他人。

“星火队”的队员们也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做法。“我们自编自导自演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话剧,引来一大波粉丝,有的学生看完话剧当场就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队”,“通过平台线上推送短视频、小图文等方式,效果也很好”,“我结合自己在马克思家乡特里尔大学的学习经历介绍《共产党宣言》,引起了听者的浓厚兴趣”。

在交流讨论中,大家深刻感受到《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深刻感受到革命导师的伟大和崇高,深刻感受到革命前辈的坚定信仰,也深刻感受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使命。大家纷纷表示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平台,讲好《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讲好马克思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让真理薪火相传”

《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位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杨浦教学区,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复旦大学陈望道纪念馆比邻相依,共同构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场馆体系。

“星火队”与“播火队”共研新时代赓续传播红色经典之道

作为《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的总体策划,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院长陶传铭教授在讨论交流中,也分享了自己的认识体会:《共产党宣言》是青春的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一个29岁,一个27岁,陈望道翻译《宣言》也只有28岁,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也是28岁。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恰是风华正茂,年青学子、青年教员也是风华正茂,应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青春之奋斗,成为新时代举旗铸魂和传播真理的先锋,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薪火相传。

据了解,《共产党宣言》教学馆自今年“七一”前正式建成开馆以来,已先后有近7000名党政军企领导干部、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前不久,《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正式被命名为上海市杨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星火队”与“播火队”共研新时代赓续传播红色经典之道

“星火队”与“播火队”两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群体的碰撞交流,擦出了一串串新时代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耀眼火花。位于党的诞生地上海的“星火队”与“播火队”,将联合开发多种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公共服务产品,为让更多的人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进而真正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肩负起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李妍彬 CN09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