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市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两区”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释放“两区”政策叠加效应

北京日报 2021-07-29 10:28:14
A+ A-

7月28日,市政协召开议政性常委会,围绕“全力推动‘两区’建设,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议政。市政协成立联合调研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凝聚共识,并针对当前“两区”建设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北京“两区”建设高位开局

率先实施全国首创首批政策促成700多个优质项目落地

据介绍,调研组始终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大家认为,“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高位开局。

调研组调研发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来,本市形成了一批全国首创的突破性政策、创新经验和案例。特别是“两区”建设启动半年多来,先后率先实施了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报备即批准”、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等一批全国首创、首批的政策,促成了700多个优质项目落地,初步建立了一批创新性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对全球资源的集聚和整合能力,加快探索在新形势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努力打造改革开放的“北京样板”奠定了良好基础。

破解“人人都管却没人管”现象

构建精简高效管理体制

调研组认为,本市市级层面对自贸区建设的统筹协调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各区组团层面管理机构不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人都管却没人管”的现象。

对此,调研组建议,构建精简高效、权责明晰的自贸区管理体制。加强自贸区建设的市级层面管理统筹。成立市级层面的保税区管理机构,理顺市区两级自贸区管理体制,在各区成立自贸区组团专门管理机构,强化组团管理机构协调和服务职能,集中行使行政审批权,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提高组团管理行政效能,推动自贸组团建设发展各项工作落地。同时加强“两区”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将“两区”相关专业知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围绕“两区”建设需要有计划举办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大数据管理等“短精特”专题培训班,帮助“两区”管理人才夯实理论基础,开阔眼界格局,补齐能力短板。

营造“类海外”生活氛围

加快集聚国际化领军人才

人才是推进“两区”建设的关键因素。调研组认为,在专业人才方面,推进“两区”建设迫切需要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领军人才。

调研组建议,探索境外专业人才备案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境外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认定目录和执业备案管理办法,通过备案制的方式对境外专业人才的职业资格和从业经历进行认定,鼓励金融、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具有目录内职业资格的境外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自贸区内从业并提供相关专业服务,推动相关领域人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同时,聚焦国际人才的健康医疗、子女教育、创新创业等需求,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营造“类海外”生活氛围。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新平台

推动三地自贸区优势政策共享

调研组建议,以促进三地自贸区联动发展为抓手,加快构建区域一体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共同打造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新平台。

具体而言,探索建立京津冀三地自贸区优势政策共享机制。推动产业共建,探索京津冀自贸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通过建立总部-生产基地、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方式,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协同联动,实现产业链的协同;推动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式联运协同发展,构建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陆海空口岸体系。推动信息共享,探索建立京津冀自贸区标准化信息共享平台,将三地自贸区企业的信用等级、经营情况、人才信息等数据实现开放共享。推动机制共建,健全完善京津冀一体化征信体系,探索建立通关审批、检验检疫、物流服务监管互认制度。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