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央视网 2021-05-11 14:45:57
A+ A-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央视网消息:紫岩山下、绵远河畔,四等小站汉旺站就坐落于此。汉旺站是德天支线的一个四等小站,火车从宝成线德阳站开出,运行41公里后便到达这里。站名牌上,一头指向绵竹,另一头便是空白,这意味着火车每每抵达这里,由于没有前路,只能回头。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汉旺镇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作为一个极重灾区被深深刻进人们的记忆里。汉旺新城已于2010年异地重建,震后13年的今天,汉旺镇旧址方圆数公里内唯一留存的单位,就是仍旧矗立在原地的汉旺站,车站18名职工坚守小站,守护着德天线的安全畅通,为周边的厂矿企业和居民输送着生产生活用品,谱写着“感恩奋进”的动人乐章。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在地震受损房屋的环绕中,汉旺站货场一派繁忙景象,两台铲车正同时作业,将堆在货场上的碎石料装上一辆辆汽车。站长郭炜说:“今天要装16个车,卸115个车,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装卸任务,支援企业生产”。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如果不是车站外100多米外的地震遗址的房屋,我们很难将这里与13年前那场特大地震联系正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强震袭来,天塌地陷,车站五层楼房在浓烈的的烟尘中垮塌,这场灾难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就将汉旺车站的站房全部震垮,站区14名职工和家属不幸遇难,汉旺站也成为了“5·12”地震受灾最严重的铁路车站。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地震发生后的48小时,车站职工忍着伤痛、克服困难,全力投入到自救和运输组织的重建。随着活动板房的临时车站成功搭建,汉旺灾区与外界间的铁路生命通道迅速打通。一时间,多趟“抢”字头列车装载的来自各地支援的帐篷、板房、食品、饮用水和被服等救灾物资陆续通过德天支线运抵汉旺,为当地受灾群众点燃了坚强生活的希望。“当时,整个绵竹市的板房都是从这里卸车的。”郭炜回忆道。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地震过后,汉旺镇整体异地重建,由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汉旺站选择了坚守。灾后一年多,职工们就住进花草葱笼,生活设施齐全的四合院小平房。2009年开始,上级又根据地方灾后经济发展的实际,修建了专用线、专用货场、仓库。如今的汉旺老街已经被一道道铁栅栏围起来,成为了供人参观的地震遗址。每当黑夜降临,坐落在曾经繁华地段的汉旺站,成为了这里唯一的光亮。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快速重建重生,汉旺站从悲壮一路走向豪迈,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现在车站主要运送河沙、石灰石、农用化肥,加上到达的磷矿石、钛金矿、硫酸、纯碱等原材料,目前汉旺站每天装卸货物4300吨左右,运输能力较灾前增长了3倍多,有力地助推了地方经济发展。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车站干部职工没有被震后的阴云所笼罩,没有为艰苦的生活所困扰,更顶住了日益繁重的生产任务的压力。今年是货运员廖鸿在汉旺站工作的第35个年头,13年前那场无情的灾难中,他的父母受伤,他在废墟中目睹了昔日朝夕相处同事的离去,但他没有离开这个伤心地,而是坚强地选择了坚守。这位地震亲历者感慨地说:“地震虽然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震不垮我们的精神,每天看到山中的货物通过我们运向全国各地,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也为我们的坚守感到值得!”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正在到发线检查车辆连挂状态的连结员马希旺今年24岁,2019年刚来到铁路。“作为一名新工,我虽没有经历那场地震,但我要向车站老一辈铁路工人学习,传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立足岗位、努力工作,让车站越来越美好。”

大山中的“尽头小站”

灾后十三年,国家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汉旺站抓住机会,充分把握地缘优势,抓住灾后重建的重大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021年1至4月,全站装卸化肥、化工产品、矿石等货物52万吨,这个坚挺在地震废墟中的“尽头站”,已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始发站”(苏志刚 邓文鑫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