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求是网 2020-11-28 20:53:01
A+ A-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及时对党和人民事业面临的形势作出科学的战略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这一重大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形势任务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为我们党和国家谋划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要统筹“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就国内形势而言,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升级,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会逐渐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做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当时生产力比较落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奇迹,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以及社会发展的阶段,作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人民需要领域的拓展。原来主要是温饱需要,温饱问题解决后,新时代社会成员的需要更多,新的需要不断产生,这涉及各个领域;另一方面是原有需要的升级,这表现为人民在新时代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与人民这种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国在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显著提高的基础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开始变得更为突出,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所谓不充分,主要是指生产力水平与发展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经济的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所谓不平衡,主要是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的发展都还不是很平衡,人们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之间还不是很平衡。

必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正如邓小平深刻指出的:“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如果我们的发展在新时代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各方面美好生活需要,就会严重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甚至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针对于此,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特别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以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

就外部环境而言,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具体而言,随着一大批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二战结束后形成的全球治理格局也开始解构、重组;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全球不平等加剧,财富分配严重失衡,贫富差距愈益扩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稳定,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相互交织,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相互激荡;大国深度博弈,地区冲突频仍,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国际社会面临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挑战,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难题与风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催生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化,各国之间核心技术的竞争更为激烈,创新驱动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的动荡变革进一步加剧。

针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战略上应多措并举,有效应对。一是必须明确红线和底线,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二是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善于化严峻外部压力为强大内生动力,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努力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三是要进一步明确中国“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角色定位,继续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十四五”时期既以已有成果作为基础,又必须针对新的任务作出新的顶层设计,明确改革发展的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统筹谋划好重要领域的接续改革,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要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

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守正创新、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