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课堂上来了“不速之客”

北京日报 2020-10-13 15:56:14
A+ A-

楼道里,乐曲《我和我的祖国》响起,这是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四高”)的上课铃。

“走,听课去!”北京援青教师刘海雅拿起笔记本,走进了初中2班的教室。玉树海拔3700米,对刘海雅而言,提两桶水都要气喘吁吁,但在“推门听课”这件事上,她就像一位“风一样的女子”。

课堂上来了“不速之客”

刘海雅来自丰台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2019年来到玉树支教。四高是北京援建的一所现代化新学校,2017年交付使用。虽然硬件设备不错,但这里的教师太年轻,平均年龄才二十五六岁。

崭新的校舍与略显单薄的师资、教学质量,在刘海雅眼中反差很大。她说:“这里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依照教材而教,考虑学生接受度不够,不太符合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刘海雅与另外4名援青教师达成共识:向45分钟的课堂要效率。文章开头的“推门听课”,指的就是5位老师踩着上课铃进入教室听当地老师讲课,发现课堂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当地年轻教师成长。

“我可能是一个比较要强的人。说过这件事儿,就要一直推行下去,直到见到落实后的成果。”刘海雅坚定地说。一年来,刘海雅“推门听课”数量近100节,包括历史课、数学课、通用技术课、语文课、政治课等等。

课堂上来了这样的“不速之客”,当地老师也见识了她的“严”。

有次语文课,还没下课,坐在后排的刘海雅便坐不住了,“您的错别字太多,从头错到尾。”说着,刘海雅走到黑板前,一笔一划写着正确答案,“我第二次听、第三次听的时候,肯定要有所改变,不能老是这样。我们不能把错误的东西教给学生。”

课堂上来了“不速之客”

严师出高徒,有了北京教师的帮助,玉树四高的教学质量正逐渐提升。当地教师王才多次向刘海雅请教,现在提高很快。刘海雅介绍,“他的教案不像原来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确实比以前更能突出重点了。”不久前,王才老师还在学校教师评比中获了奖。

援青一年,刘海雅最放不下的是刚上大学的儿子。今年春天,儿子在北京患上了荨麻疹,全身红肿。刘海雅远在青海玉树,爱莫能助,非常担心。“我走这一年时间,锻炼了他的自理能力。”谈及家庭,她很欣慰。

而在玉树,刘海雅把每位年轻老师、每个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她对四高充满期待:“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百年树人。人要先适应环境,然后把自己的理念慢慢地传递给别人。我对他们就是发自内心的爱,真诚平等地对待他们,多鼓励他们。”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