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疫情期间北京残障人群的“爱”与“被爱”

新华社 2020-03-09 18:47:49
A+ A-

疫情期间北京残障人群的“爱”与“被爱”

3月1日,北京市残联教育就业部工作人员冷新雪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进行手语翻译。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影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邰思聪盖博铭赵旭)距离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手语翻译冷新雪第一个来到现场,开始对照新闻素材进行“彩排”。她换上正装,双手在空中比划着信息,口中复述着稿件……在冷新雪的身旁还放了一个神器:一只透明口罩。

疫情期间,北京市在每天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增加手语翻译,冷新雪作为这支临时组建的手语翻译团队的组织者,与其他手语翻译员筑起了残障人士与权威信息之间无声的“连心桥”。

由于发布会参与人数较多,所有参会人员均需佩戴口罩,但戴普通口罩不可避免会遮挡唇部动作,影响手语翻译的效果。

“口罩如果是透明的就好了。”冷新雪说,她于是和口罩“较上了劲”。

疫情期间北京残障人群的“爱”与“被爱”

在距北京城区近50公里的门头沟区雁翅镇河南台村,50岁的王久相正奋战在乡村防疫第一线。2月27日,王久相在村里进行消毒工作。新华社记者赵旭摄影

“掏空”口罩的中心部分,用封口器固定上一张透明塑料,为了防止起雾再喷涂一些除雾剂,最后用酒精进行消毒……就这样,一只手工透明口罩制作完成。

“我之前参考了一些国外透明口罩的制作方法,但不是开口太小观众看不清口型,就是塑料太软容易粘在嘴上。”冷新雪说,她还要根据实际体验,不断改良透明口罩的制作方法。

在现场翻译过程中,由于一些汉语词汇较为复杂,如何使用简单的手语介绍最关键的信息成为每次手语播报的难题。冷新雪一面思考着如何简化手语表达,一面也琢磨着一些新办法。遇到拿不准的词语,她还会提前与手语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通话,确保准确无误。

一个多月来,冷新雪所在的手语翻译团队共完成了30多场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翻译工作。每场发布会下来,长时间、高强度的现场翻译工作都让队员们十分疲惫,但他们从未抱怨。她说:“大家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听障朋友在疫情期间能够获得一份安心和温暖。”

据了解,为使残障人士第一时间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进展,中国各级残联正组织通过有声报告、手语视频等方式实现信息无障碍传播。在中央及各地方省市的疫情发布会中,手语翻译也成了“标配”。

疫情期间,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也体现在生活细节中。在北京,有的地方为困难残疾人推出挂号、问诊、取送药、精神残疾特殊服务等多项便民举措;有的地方按每个乡镇、街道不低于10户的标准,为一户多残、孤老残疾人等最困难残疾人家庭,每周不低于两次送药送菜……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约有百万名残疾人。由于残障人士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在面对疫情时,不少残障人士往往会比普通群众出现更多恐慌心理。北京市参考2003年“非典”时期的经验,编写了《解读心“疫”——新型肺炎疫情心理自助手册》,从专业角度做好大众心理危机干预。

疫情期间北京残障人群的“爱”与“被爱”

2月28日,在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军乐团社区,北京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联手首农集团旗下的首鲜裕民公司合作,由残疾人志愿者为社区居民登记并发放居民线上购买的蔬菜。由北京市残联供图

在“被关爱”的同时,残障人士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加入防疫一线队伍中。

在京郊门头沟区的河南台村村口,肢体残疾的村民王久相已经在村口防疫亭站岗执勤一个多月了。50岁的王久相尽管肢体残疾,也主动要求和大家一起奋战在乡村防疫一线。

结束了站岗工作,王久相用一只手操控电瓶车来到村委会。原来,除日常站岗和消毒工作外,王久相还是村里的兼职广播员。疫情期间,他每天都到村委会,用大喇叭为村民播报疫情防控知识。

“为了大家伙儿的健康,请大家少出门、不聚集,有发热、咳嗽、乏力等情况,及时和咱村委会联系……”王久相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把疫情防控知识尽可能传达给每一位村民。

在社区里,还有不少残障人士做起了“临时卖菜员”,还有部分残障人士尽自己所能向疫区捐款捐物。

“面对疫情,我们要和残疾朋友们站在一起,做好防护,相信一定可以战胜它。”冷新雪说。(完)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