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干这行脏,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出来的?都是从我们每家每户里出来的。因为自己是做垃圾清理的工作,所以自个儿家特别注意垃圾分类、清理这方面。
自场里提标升级以来,垃圾裸露面积减小,控制作业面,在有限的时间内填埋大量的垃圾,对我们机手班来说时间紧任务重,抓紧时间干活,轮换吃饭,作业不停。
当天的垃圾必须及时清理干净,将推好形的垃圾及时覆膜,否则第二天的垃圾清运就受到影响。一环扣一环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保卫北京的蓝天白云。
自1994年阿苏卫
填埋场
成立,我就开始在这里工作,挖掘机、填埋机、推土机、压实机和铲车都能开会用。
六七月份,天气比较热,地表温度达40℃,膜上温度高达60-70℃,穿的鞋底薄不行,底下蒸着,上边晒着。在垃圾堆上作业,即便是开了空调,但风机吹进来的空气,还是有味道的。遇到下雨天,在暴露的垃圾面上,需要更加注意。
现在九月中下旬,一进入十月份,秋天落叶一掉,加上国庆节游客多,垃圾量就大了。现在的垃圾也比以前多很多,以前买糕点都是拿纸包装,拿绳提着,现在的包装都是塑料。虽然填埋后塑料降解快一些,但也至少要一百多年。
干什么都不容易,干一行爱一行。
后记:
“安全助生产永做带头人”是我在
党员
标语墙上的承诺,也是我自1985年进入公司,至今32年一直坚持做的事情。
(千龙网北京图像发展中心出品记者鄂晓颖、许珠珠实习记者耿子叶)
军庄村里的父母官——刘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