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刘志兵:“两论”的写作背景、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2017-09-22 11:37:46   宣讲家网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发生分化,出现了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论争。如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改良主义,劝说人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这场“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一次中国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需要革命的论争。

继“问题”与“主义”之争后,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还发生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论争。张东荪、梁启超等人认为:中国经济落后,大多数人民无知识,“绝对不能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也不能建立共产党。与胡适不同,他们并不否认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压迫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但他们认为:中国唯一的病症是穷,救治的办法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发展实业。这场论争从本质上说,是一次关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社会革命还是实行社会改良、需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论争。

五四时期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第一场交锋。在论争过程中,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立志改造中国社会的进步青年,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扎根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土壤。

尽管这时候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很有成效,但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接受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带有着明显的幼稚性、机械性,主要表现: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还处于零星的翻译层面;二是多为通俗的普及读物;三是作为政治思想理论简单介绍而没有中国的实践经验。这样,大多数人因为既没有条件直接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不能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又因为缺乏在中国的实践经验,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深不透,因而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理论脱离实际的弱点。他们在学到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后,就积极投身到实际斗争中去。这是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犯教条主义的一个原因。

可见,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就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与各种思潮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这些论争加深了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这为毛泽东同志撰写《实践论》《矛盾论》提供了思想文化土壤。

上一页2/21下一页
分享到:
0 0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Please report this message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us.
Thank you very much!

URL: http://3g.china.com:8080/act/news/13000776/20170922/31502838_2.html
Server: cms-8-251
Date: 2024/12/27 00:22:06

Powered by China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