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慈利县坚持易地搬迁与完善设施相结合、“挪穷窝”与“换穷业”相结合、整村推进与分户施策相结合,又将有2084户7516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新房。
邱初开认为,扶贫搬迁不是简单地帮困难群众“挪个窝”,而是要给他们的生产生活“铺好路”。慈利县在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搬迁户后续发展问题。江垭镇佛榻坪集中安置点以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为依托规划发展旅游产业承接,龙潭河镇金坪集中安置点、东岳观北坪集中安置点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做到将产业发展贯穿整个规划编制、搬迁安置、脱贫路径、考核验收等全过程,同步谋划,同步推进,让贫困户既“挪穷窝”又“摘穷帽”。
重视医疗+教育,既要身体好也要文化高
很多人变成贫困户往往是因为因病因残,有很贫困户迟迟不能脱贫,也是因病因残。有好的身体是脱贫的重要保障。慈利县积极开展医疗救助脱贫,出台特惠政策,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身体好了,还要解决教育问题。慈利实施“阳光助学”保障工程,推动教育资源向贫困乡村、贫困人口倾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子女进行“阳光助学”保障,精准资助951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生,建档立卡贫困高中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政策。实行保障兜底脱贫,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今年实际已达到285元/月/人,实现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融合”。
除此之外,慈利县还结合生态补偿脱贫。2016年起,全县开始实施天然商品林保护工程,发放天然商品林保护补助资金596万元,涉及292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6万人。2016年在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请了292名生态护林员,助力这些贫困户顺利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慈利还成立了目前全省第一家县级众创空间,鼓励创意、创业,慈利县委副书记、县长高靖生介绍,众创空间可以集聚众多年轻创业公司,良好的平台也助推他们进一步与贫困户直接对接,进而产生更多好的项目和脱贫效果。“预计这个空间就能解决五千人左右的脱贫问题。”
慈利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2.53万人,降到2016年底的4.86万人,共减少贫困人口7.67万,贫困发生率由20.11%降至7.84%。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慈利县多管齐下,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摆脱生活的困境。邱初开表示,“我们将紧盯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目标任务,对标对表,倒逼作战,用脑用心用情用力坚决打好这一仗。今年确保17294名贫困人口脱贫,明年完成余下的任务,甩掉贫困县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