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
运用证据标准指引,公安法制部门在审核证据时发现,缺乏作案工具上的DNA检测报告,需要进一步侦查取证。
最终,侦查员在嫌疑人作案后藏匿的衣服上,检测出了被害人血液和DNA,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改变了司法工作中许多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推动了刑事司法文明稳步提高,司法公正得到更好保障。
【解说词】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培根这段话,其中的道理十分深刻。
1992年12月25日晚7时许,海南省海口市上坡下村109号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案发两天后,29岁的陈满被警方抓获并认定为凶手。1994年3月23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杀人放火罪判处陈满死刑,5年后,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陈满坚称蒙冤,其家人也一直帮他申诉。
2015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海南省高院对陈满案的裁定“认定事实错误,导致适用法律错误”为由,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015年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异地再审。一年后,蒙冤24年的陈满等来了正义的判决。
【同期】
原审被告人陈满无罪。
【解说词】
一起冤假错案的纠正,就是一次司法公正的彰显。
【字幕】2014年1月7日北京中央政法工作会议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不要说有了冤假错案,我们现在纠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和冲击,而要看到我们已经给人家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对我们整个的执法公信力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我们做纠错的工作,就是亡羊补牢的工作。
【解说词】
陈满案、呼格案、聂树斌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机关先后纠正了一系列重大错案。人民群众从一次次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的举动中,感受到党中央对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坚定决心,感知到司法在改革中迈向公平公正的坚实脚步。
【解说词】
2013年,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也分别出台相关意见,针对近几年查处纠正冤假错案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在司法理念、机制、措施等方面提出防范和改进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