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习近平说:“我们的规定不要搞得花花绿绿的,措辞很漂亮,但内容空洞。”
2015年10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被不少党建专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条例修订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将原有的10类违纪行为修订为6类;将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常态化。
1部党章、1部准则、9部条例、6部规则、21部规定、9部办法、8部细则截至2016年底,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达50多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1/3。全面从严治党由“重点治标”走向了“重点治本”,管党治党由“宽松软”走向“严实硬”。
此外,出台第一部正式公开的党内“立法法”和备案程序,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一个五年规划,首次开展党内法规清理若干个党史上的第一次,让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制度改革新政频出。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打出的“组合拳”虎虎生威。
从完善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机制,到加强国有企业、社会组织、民办学校的党建;从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到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从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到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
“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选人用人问题正在破解,基层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罗阳、黄大年、廖俊波等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名字被全国人民所熟悉
实在,才能实效;务实,才能立党;实干,才能兴邦。改革上下联动,制度不仅落了地,而且扎得深,制度执行得到有效保障。
“利器”治党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
悬明镜以正衣冠。
2017年6月21日,随着第十二轮巡视对中国农业大学等15所中管高校党委巡视反馈情况的集中公布,十八届中央最后一轮巡视圆满收官。至此,党史上首次实现了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的全覆盖。
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中央巡视工作连续“加码”。
截至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15次听取巡视工作情况汇报,点问题、列清单,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77次会议落实党中央部署,研究分析巡视情况。
几组数据,简单有力--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0多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超过100万人。通过巡视发现了万庆良、谭力、武长顺、陈铁新、隋凤富、梁滨、朱明国等一批中管干部问题线索。
——巡视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
从常规巡视到专项巡视,从杀“回马枪”到“机动式”巡视,巡视威慑力频频升级,巡视工作放出一个又一个“大招”。
回顾前几轮中央巡视,专项巡视已经越来越多地代替了常规巡视,成为常态。这种打法“灵准狠”、节奏“短平快”的方式,不拘泥于复杂的工作流程限制,往往能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真正实现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这是栉风沐雨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引领国家从危亡走向强盛的时代启示。
这是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铮铮誓言。
这是永不停歇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用初心书写的崭新答卷。
“赶考”未有穷期,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文/刘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