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文化部部长雒树刚
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发表以来,文艺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心态方面,文艺工作者更加潜心于创作,静下心来搞创作,深入生活搞创作,而且是围绕着精品;从生态方面讲,文艺界现在可以说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崇德尚艺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解说词】
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文艺工作者来说,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2015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完善全国性文艺评奖的标准和审批,压缩奖项的数量,提升奖项的质量,引导和激励健康创作风气,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
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投身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他们坚守中华文化底色、聚焦中国精神,创作生产了包括新版歌剧《白毛女》、《焦裕禄》、《哈尼交响》、《谷文昌》、《鹤魂》、《平凡的世界》等在内的一大批具有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
坚持精品创作。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排练大厅,“戏比天大”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同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
在你的创作当中,能够反映出来民族的命运、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的精神气质。要与祖国、与人民、与时代同在。
【解说词】
与祖国、与人民、与时代同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2015年9月,中央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这是文化体制改革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将文化改革进一步推向纵深。
【同期】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中“两效统一”的问题,强调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国有文化企业“两效统一”的根本原则和管理要求,确立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制度保障,突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例外”的特殊要求,明确了文化企业务必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