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身份证丢了或是有效期到了,必须到原户籍地才能办理;曾经,各种各样的“奇葩证明”让百姓跑断腿、苦不堪言。如今,百姓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各种“奇葩证明”也已被取消。
变革,在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中悄然发生。
“公安改革不仅和建立法治政府、完善司法保障制度息息相关,也和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相关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对公安改革的重大意义如是评价。
勠力同心全心全意保民平安
“现在夜里治安民警总是会到村里巡逻一圈,我们任何时候出门走亲戚都不用锁门。”福建省古田镇开杂货铺的村民黄锦文说。
古田派出所教导员郑志泉道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秘诀”:“古田成为‘不关门小镇’,得益于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安防控。”
多年来,古田派出所的民警在一起起案件的办理中,总结出了执法监督“四级内审”“执法预警”和“阳光监督”三项机制。
推行案件公开处理群众评议制度,把群众评议作为案件处理的重要参与,让群众有话说;实行执法办案全过程解释告知制度,在执法的每个环节都向当事人解释告知,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社会治安,既维系着人民福祉,又保障着大局稳定,是平安中国的“压舱石”。2015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治安防控网、乡镇和村治安防控网、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各地因地制宜地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给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
针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公安机关利剑出鞘。2017年4月21日,公安部部署开展为期8个月的打击整治,重点打击网络贩枪犯罪、传统“盗抢骗”犯罪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整治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
数据显示,几年来,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下降42.7%,命案下降30%,重特大火灾、道路交通事故年均分别下降18.3%和18.6%,人民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创新发展提升警队执法公信力
2014年3月24日,犯罪预测系统在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跨塘派出所正式投入运行。系统运行后的半年,辖区93种可防控违法犯罪警情总量同比下降了19%。
这一系统是依靠大数据理念,通过对以往案发数据、人口和地理信息等多种数据分析,预测未来指定时段、辖区地段发案概率的全新科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