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长期以来,绿营的基地台湾南部经济一直远差于北部。赖清德、林佳龙们想靠这种“搬办公室”的方法拉抬南部、巩固绿营基本盘,除了政治账,首先要在经济账和社会账上过关才成。
平心而论,台湾地区南北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如何解决更是每任“行政院长”的必考题,但政党轮替两次了,蓝绿“行政院长”也换了十来个,问题依旧,有些地方甚至较前更糟,背后原因值得深思。比如,不少下放地方的预算变成昙花一现的烟火,很多公共建设沦为使用率极低的“蚊子馆”,零散的民间投资也很难发挥聚沙成塔的力量。
再说,台北市发展到今天,是历史形成的,不是谁“大选”赢了拍拍脑袋就可以一夕改变的。目前全台有1/3人口集中在台北、新北地区,骤然将重要的“行政”与“立法”部门南迁到人口较少的台南、中部,恐怕不符合成本效益。如果经济大环境不会因为南迁而更好,那花那么多资源、人力、时间和预算干嘛?
更深了说,“迁都”之议和南北之争,表面看是分赃之争、地域之争、资源之争,背后是选票之争、蓝绿之争。本土化、南部化在台湾政坛上近些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除了绿营大佬护食,连国民党内都有人跟风,要求国民党党部南迁,每天都可以LONGSTAY(长驻)以利于争取民心。
民进党和国民党围绕南北议题,在“立法院”几乎事事交火。从陈菊念兹在兹的“中油”南迁到日前开馆的故宫南院,都免不了得蹚这浑水。
2000年后,台湾当局在“南北平衡”“本土化”思路的催化下,决定建设故宫南院,嘉义在竞争中胜出并专门辟出70公顷土地。但2004年“大选”期间,国民党方面指责选址政治性过强,因为当年嘉义不是首选。但当年的嘉义县长陈明文是民进党内的要角,当地又是绿营集中的大票仓,因此执政的绿营情定这个偏僻又有问题的地点。由于口水不断,特别预算无法在“立法院”通过。绿营“执政”时本来规划2008年开馆,后只能延期到马英九第二个任期才大功告成。
所以,回首看“迁都”之说,更像是对国民党8年执政的一种反向压制,更多地是为了争取媒体镁光灯而不是踏实做事。毕竟,在岛内政坛,如果事情能顺利转换为选票,就来者众,反之就至者少。至于有益民生还是劳民伤财,就是等而下之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