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不美丽
除因公司内部需要进行岗位调动外,也有基金疑似因业绩欠佳而变更基金经理。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基金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面对部分产品的业绩下滑,基金公司很可能寄望换人来扭转局面。今年7月,深圳一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解聘旗下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数据显示,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四只基金上半年净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并在二季报中表示,基金管理人未能及时认清市场规律变化,对整个宏观经济大环境判断滞后,二季度未能较多配置大盘优质蓝筹,导致业绩跑输市场较多。
布局产品线
此外,各基金公司对FOF产品的布局,同样对基金经理的变更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此前规定,除ETF联接基金外,基金管理人开展FOF业务,应当设置独立部门、配备专门人员,且FOF基金经理不得同时兼任其他基金的基金经理。据了解,去年年底至今,已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卸任从事FOF业务,而眼下FOF方兴未艾,未来基金公司或将配置更多FOF基金经理。
离职之后去往何方?
根据公开信息,多数已离职基金经理并未透露离职后去向,但同业跳槽一向屡见不鲜。记者从上海一位猎头顾问处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招聘基金经理通常要求5年以上相关行业从业经验,3年以上基金管理经验,并有可验证的投资业绩。根据实际情况,基金经理年薪一般在70万至110万不等,研究总监年薪则一般在120万上下。
有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基金经理跳槽无非是为了更高的薪酬或话语权,而通常情况下非丰厚的股权激励无以吸引核心投研人才。一般而言,相较于大型或国企背景公司,小体量的基金公司更偏向于实行股权激励,进而谋求后来居上的可能。 此外,“公奔私”也一直是基金经理转型的一大选择。有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今年新增备案证券类私募机构共812家,其中39家的法人代表有公募基金从业背景,21家有公募基金任职经历。而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上公示的新成立私募基金管理人队列中,赫然出现了两位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这两位公募明星均为今年年初离职,如今分别以法人身份携自家私募团队亮相。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颇骨感,并非所有的公募大佬都能顺利实现创业理想。有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某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创业之后曾喟然长叹:以前什么都不用操心,现在却要事事操心!由于人手有限,这位新晋私募负责人小到物业费支付,大到产品设计统统都要亲历亲为,甚至还时常拜访旧友,来获取新鲜的投研观点。
对这些毅然决然投向私募怀抱的基金经理来说,梦想路上再多磨砺,想必也是乐在其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