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这几年受利率市场化冲击,利差收入减少,而个人消费贷款相对风险低、利率高,对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消费贷款的真实资金用途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对消费信贷的资金流向的监管存在难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监管一直要求贷款资金不能流向楼市、股市等,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时也会核实资金流向,如果贷款超过30万,采取受托支付等措施,银行不会把贷款直接给借款人而是给借款人的收款方。
但这种受托支付制度仍然有漏洞。“比如一些中介机构与借款人合谋,双方签订一个消费用途的合同。在银行把贷款打到中介账户后,中介扣除手续费等费用后,再将钱打给借款人。”薛洪言说,银行很难对资金流向进行穿透式的监督管理。“监管职能管到中介账户这一层,但中介账户把资金转到了哪里就很难监管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也表示,目前对消费贷的资金流向监管存盲区。“事实上,很多消费贷不是由正规金融机构做,而是有一些小额分散性质的非持牌金融机构在发放,这些机构不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内。”郭田勇表示。
业内人士称查资金流向并不难
那么,消费贷资金流向存在的上述监管难点、盲区该如何解决?
9月13日,某国有五大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消费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超过30万元额度的纯信用贷款;还有一种是以住房做抵押来贷款,后者只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就可以得到相应贷款。”
如何能查出消费贷的资金被挪用了?“其实很好查,就是检查这笔钱贷出去后,通过收款人的账户,最后转到了哪里。”上述人士指出,之前贷款人不知道监管部门要来查,不一定会提现,很多客户可能就直接转账了,所以认真查是可以发现问题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坦言,监管机构使用监管科技等手段可以对资金流向进行传统式管理,但是需要考虑到监管科技的成本与业务负面影响的大小之间的平衡。“如果负面影响没有那么大,可能没必要花费那么大精力和成本做这个事情。”他建议,针对目前消费贷的一些乱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查等方式以儆效尤以达到监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