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炳恩透露,协鑫集团在2006年进入光伏制造领域时面临材料、市场两个问题。通过公司在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努力,目前,其制作和耗电成本分别下降了60%和90%左右。
在模式上,协鑫集团创新布局“光伏+”业务,实现了渔光、农光、牧光等互补模式。寇炳恩还透露,协鑫集团的光伏农业已进入“第三代”,其光伏农产品产量基本未受光伏使用影响,光伏稻田一亩地产稻达到约590kg,基本与正常农田生产能力无异。同时,通过采取特殊技术,其第三代光伏农业对土地基本不产生影响,未来光伏系统拆除后,土地100%保持正常可耕地状态。
在协鑫集团2016年率先推出的平价上网路线图上,协鑫集团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使一类地区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每度电0.4元左右,与核电价格基本持平。在东部二、三类地区,光伏发电成本能够降低到0.5元至0.55元之间,与天然气价格相当。
寇炳恩向记者介绍,协鑫集团在光伏制造方面的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条大规模生产,使企业能够将相当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技术研发。据了解,协鑫集团“六位一体”能源微网方案在苏州协鑫中心开展了丰富的实践。他告诉记者,该方案已经能够实现无缝隙的切换和主网架直接,对离岛、边防哨所、多能互补等领域能够真正起到独特作用,是国家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和“互联网+”智能示范工程。
此外,在装备制造领域,协鑫集团在苏州建设了由中方自主研发的燃气轮机项目,荣获2016年度中国分布式能源项目二等奖。在储能领域,协鑫集团在苏州部署了10兆瓦时的锂电分布式项目。在光伏制造领域,过去十年间,协鑫集团相继开发了GCL多晶硅超大清洁生产技术、硅烷流化床法制备颗粒硅技术等。
同时,借助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技术,协鑫集团正在积极“触网”,可对200公里的电站进行集中监控、区域维护。寇炳恩表示,协鑫集团的光伏发电企业运维、管理系统平台是开放式的。他说:“(平台)既可以对自己的光伏发电企业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同时我们也欢迎社会光伏企业能够加入到这个互联网平台上来,使整个运营成本有所下降,整个发电设备管理水平能够有所提升,为全社会绿色能源的发展发挥作用”。
未来能源系统:技术信息化、形态多能互补、用户“定制化”
寇炳恩介绍,协鑫集团的第三次战略转型是基于对未来新能源的理解而进行的。公司认为,未来能源系统在技术、形态和内涵上具有三方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