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水准的工程建造已成为中国中铁重要的无形资产,创新也让这个传统企业不断焕发新活力,目前公司业务已涵盖铁路、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各个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达5617.3亿元,同比增长34.5%。
中国中铁海外业务近年来也增长迅速,项目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频接大单。
今年4月,公司公告,中国中铁作为参与方之一的印尼雅万高铁总承包合同签署。雅万高铁项目将按照中国的技术标准来建设,工程建造将采用中国的高铁设计、建设、验收标准,最终由中国动车组运营。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标准的高铁出海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2016年7月,由中国中铁大桥局牵头建造的非洲最大斜拉桥——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正式通车。该桥被当地人称为“梦想之桥”,全长951.66米,是摩洛哥王国投资兴建的第一座斜拉桥。
于腾群表示,公司近三年海外新签订单增长率达到30%。
美国ENR杂志日前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排名显示,中国中铁名列全球第2位。
PPP项目开拓新商业模式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大力推广,2016年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快速扎根,成为重要的工程建设模式。公告显示,中国中铁2016年签订PPP等基础设施投资新签订单2911.6亿元,同比增长达593%。
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指出,包括中国中铁在内的大型建筑企业通过积极实施商业模式创新,以投融资带动工程总承包,建立以PPP运作机制为核心的市场营销新业态,产业结构从施工向投资运营转变,推进了产业发展格局优化升级。
于腾群表示,公司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建筑业“纵向一体化”的一揽子交钥匙服务,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产品。同时,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和资本市场拥有多种方式的融资渠道,与地方政府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与PPP项目也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回报。于腾群介绍,短期来看,通过PPP投资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拉动公司的基建订单的增长,巩固公司在铁路、公路、市政、城市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领域的市场份额,还能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新领域的业务。长期来看,参与PPP项目,能够提高公司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能力,加强公司融资、施工、运营三大成本管理能力,提高长期资产的运营能力,并推进公司实施建造、经营结合发展战略。
中国证券报梳理公告发现,中国中铁去年以来重大PPP订单主要集中于公路基建及市政业务中的城轨建设。上半年公告的青岛地铁8号线、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京昆国家高速公路太原绕城西北段改线工程等,以及2016年签订的陕西省绥德至延川高速公路项目、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项目等,均为投资额百亿以上的公路、城轨建设PPP项目。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中国中铁上述重大PPP项目的推进,其带来的前期勘察设计任务推动公司勘察设计业务在2017上半年取得较高增幅,PPP项目施工订单的逐步落地也推动了公司基建业务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