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涉及多方利益,不能简单依靠行政命令,而是要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打好组合拳。”河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在推进去产能过程中,河北探索出市场、法治、行政等多维度、常态化去产能推进机制。
河北制定了环保、能耗、水耗、技术、质量、安全等6类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去产能优先考虑因素,实施全国最严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了各地和重点企业水耗、能耗和钢铁产能总量指标,以此为“天花板”倒逼产能交易。
今年6月,在河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经过来自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多家企业313次轮番竞价,河北省内58家关闭退出煤矿的1138万吨产能指标,以平均每万吨181.01万元的价格成功交易。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办公室主任李博说:“这一全国首创的交易方式既能满足购方指标需求,也能为河北去产能筹集资金。”
去产能关键在“人”。“我们始终把职工安置放在第一位,安置方案不通过就不动。”河北省人社厅就业处处长陈晓坡说,河北已构建起职工安置政策体系,开发了“去产能企业和分流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对去产能职工实行实名动态管理。
“破”中有“立” 打开动能转换“新局面”
不久前,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的消息,让河北钢铁集团的员工格外兴奋。在大桥建设中,河钢集团提供了24万吨精品钢材,显示出河北钢铁产品的实力。
作为河北规模最大的国有钢企,河钢集团把压减产能作为转型升级的契机。“去的是产能,提高的却是竞争力。”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激发了企业提高供给质量、适应高端需求的内生动力,让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和产业升级。
去产能,基础在破,关键在立,根本目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在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河北坚持向去产能要资源、要空间,向调结构要质量、要后劲,经济运行呈现出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加快的积极态势。
一面“减”中有“加”,钢铁等传统优势行业提质增效。河北省工信厅负责人说,目前,河北钢铁行业主体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已达到全国先进标准,产品品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高端产品比重明显提高。
一面“破”中有“立”,培育壮大新动能。来自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北经济结构继续着具有转折意义的可喜变化:服务业对增长贡献率达61.8%;装备制造继续超过钢铁成为“第一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增速持续快于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