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止损、解决问题是当前关键
欧盟委员会表示,15个欧盟成员国、瑞士和香港地区都已发现被杀虫剂氟虫腈污染的鸡蛋。欧盟各国部长暂定于9月底前召开会议应对"毒鸡蛋丑闻"。主管卫生与食品安全的欧盟委员维特尼斯·安德柳凯蒂斯11日呼吁比利时、荷兰等国停止"口水仗",表示欧盟将召集一次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应对"毒鸡蛋"事件。
从东窗事发到现在,受牵连的欧洲各国都在调查和应对鸡蛋污染事件的危害。
德国食品和农业部7日说,至少有1000万枚"毒鸡蛋"从荷兰运进德国,同时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4个养鸡场里也发现了杀虫剂氟虫腈残留。德国食品和农业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截至4日,德国所有16个联邦州都发现了被污染的鸡蛋,这些鸡蛋一部分已在市场上售出。各州食品监测机构已召回了受污染鸡蛋,并且也第一次召回了用受污染鸡蛋加工的食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有70万颗受荷兰农场污染的"毒鸡蛋"流入英国,这比先前预计的2.1万高了33倍。英国食品标准局10日宣布,这些鸡蛋主要用于三明治或其他冷冻食品。一些用"毒鸡蛋"制成的食品保质期较短,有些或已被食用,有的还在保质期内正在销售中。
丹麦是最新发现"毒鸡蛋"踪迹的国家,总共查出20吨"毒鸡蛋",均进口自比利时。此外,罗马尼亚10日查出1吨"毒鸡蛋";斯洛伐克10日查出21箱"毒鸡蛋"。
当前最关键的是要积极应对,查清可能已经产生的危害,及时止损。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应该受到最大的关注,待风波平息后再理清责任方、诉讼或协议赔偿也不迟。现在的甩锅,显得国家危机公关毫无情商,不负责任。
四、总结
荷兰鸡蛋污染风波愈演愈烈,受波及国家和地区颇为广泛。而此时,责任国互相推诿甩锅显得如此的不合时宜,绝对是失败的危机公关。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那些采购、甚至已经食用了"毒鸡蛋"的消费者们,他们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赔偿。此外,标榜"高标准、严要求"的欧洲食品安全标准,却屡次出现类似食品安全的事故,其背后的制度性缺陷值得欧盟成员国反思和改进。
央广《王冠红人馆》舆情课题组 朱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