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法:猪粪“喂养”黑水虻
湖北仙桃市曾是养殖污染重灾区,在一些养殖大村,村民要打100多米的深井,才能喝到清洁水。
近年来,国家修订了《环境保护法》,颁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湖北省也出台了《湖北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文件,给畜禽养殖污染戴上“紧箍咒”。
在此背景下,三伏潭镇率先破题。该镇采取PPP模式,集中收集处理养殖粪污,即镇政府整合资金建设粪污利用系统,交给华新蔬菜专业合作社使用,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存储池,合作社定期到养殖场有偿收集粪污,加工成有机肥供社员种菜。“每亩可节约肥料费用200元,提高单产与价格增收500元。”合作社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同样在仙桃,维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玩”出了新高度。用猪粪“喂养”黑水虻,虫体作为鱼和家禽的饲料,虫粪作为有机肥种植农作物。“1万吨猪粪可以生产黑水虻幼虫1500吨、有机肥2000吨,可实现产值850万元,利润3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成本低,效率高,全程无二次废弃物产生。”盖卫星对此充分肯定。
创新不止在仙桃。近年来,湖北全省各地积极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新办法层出不穷,如京山县中王关良种猪场室外发酵床模式、浠水县大广公司“第三方”处理利用模式、宜城绿鑫公司清洁能源生产利用模式等。
多模式: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红颂介绍,湖北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畜禽规划化养殖场粪便资源化利用处理达85%。为此,湖北省畜牧兽医部门一方面指导养殖户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实施干清粪、雨污分离等先进的生产工艺,从源头上减少粪污排放量;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炼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主推模式,并加以推广。
具体包括种养结合模式。针对周边拥有大量农田、山地、林果茶园或菜地等可进行粪污消纳的养殖场,利用自有农田或与周边农民协议农田的方式,通过农牧结合、养殖数量与农田面积配套的方式,经过氧化塘处理的养殖粪水或沼渣沼液用于浇灌农田,通过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粪便污水的“零”排放。
资源化利用。在畜禽规模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指导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厂),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
生物发酵床处理。通过垫料中微生物复合菌群,将畜禽粪尿废弃物进行完全降解,从而达到免冲洗,无臭味,从源头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的目的。
最后是污水深度处理。目前,全省18159个规模养殖场中,超过54%的规模养殖场建有较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其中近千家规模养殖场采用了污水深度处理模式。
据统计,湖北全省5.4万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中,3.3万个配套建设有粪污储存设施设备,占比64.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7.8%。293个有机肥厂年产有机肥220万吨,年产值近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