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经济增收致富
绿道建设,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富民手段,为绿道沿线的人们带来了就业和致富的机遇。“绿道绕村庄而过,每个周末都有不少市民来游玩体验,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采摘,我用有机肥料种苹果,很受游客欢迎。”山东枣庄市山亭区苑庄村村民杨士旺说。
近年来,山亭区已经建设绿道网50多公里,绿道建成后,沿线村庄掀起了“绿道经济”。杨士旺说,现在村里各家各户在绿道两旁种满了葡萄、长红枣、油桃、樱桃、核桃、鸭梨、冬桃、太阳杏等农副产品,形成“一年四季花、一年四季果”的景色,吸引大量骑游爱好者踏青赏花、体验农家生活。
绿道健身如火如荼,也带动了国内绿道骑行市场的发展。据统计,我国已有600多万骑行爱好者和3000多家自行车俱乐部,每年有3000多场自行车主题活动或赛事,预计2020年骑行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一条条绿道的背后,餐饮、住宿、景区等环节都被带动起来,一整条产业链正逐渐发展完善。
北京市游览委主任宋宇表示,建设旅游绿道既增加了市民休闲健身的新途径,也将最大化地串联并带动周边景区景点、民俗村户、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带动郊区农民增收。
最早建设绿道的广东增城就是一个成功范本。绿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激活了增城旅游产业链的上下游,使得原本零散、破碎、孤立的旅游资源,在绿道上得以整合,带动了增城旅游的整体发展,形成了“小城市大旅游”的雏形和框架。
无独有偶,绿道也给浙江淳安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距离淳安县城10分钟车程的屏湖村乡韵农庄老板方朝玺告诉记者,正是看好绿道带来的致富机遇,2013年他辞掉了互联网公司的销售工作,回乡经营民宿,借助互联网营销手段,生意很快红火起来。如今,该村大多数村民都加入到旅游行列,民宿从4家激增至48家,户均年收入超过30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靠旅游过上了好日子。
配套设施亟需完善
随着全国绿道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投入使用,很多游客对于配套设施的呼声也不断增加,“绿道沿线的卫生间太少了”“应多设置一些明显的路标”“要设置一些休息用的长椅,最好能设置路灯,这样可以夜骑”……这些呼声也正是各地绿道建设亟需完善的短板。
采访中一些市民游客向记者反映,绿道和普通公路最大的区别在于功能,从单纯的“交通”变为“交通+观景”,希望规划和建设者们站在旅游者的角度去考虑绿道的建设和维护。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路最初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消费意识的提升,可以利用公路在旅游方面做更多文章。其中,绿道骑游就是很好的方向。
在绿道玩累了、玩饿了怎么办?对于这一疑问游客完全不必担忧。国家旅游局从201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绿道旅游服务规范》和《自行车骑行游服务规范》。根据规范,绿道建设应该有适当的配套措施,即设立一定数量的驿站和服务点,提供休憩、饮水设施等,还应该配备简单的骑行装备和修车工具。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地方在绿道沿线设置了驿站,不仅累的时候可以休息,下雨时能避雨,有的还可以在里面上网喝咖啡、租借自行车。
随着绿道骑行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不少“骑友”建议,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道路整修,包括填补坑洼、平整路面。绿道沿线的标识也必须鲜明,在路口一定要有指示牌,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最好还有线路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