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房、学区房等带着些投资属性的房源异常抢手,有的客户甚至反向抵押了自己现在的房子,也要交个首付占个‘坑’。”刘强说。
“面对这样的情形,曾经观望、期待楼市尤其是房价能够回调的购房者逐渐失去耐心与理性,恐慌房价仍会持续上涨的购房者再次涌入市场,加上股票等投资渠道收益降低,不少资金转场推波助澜,多方因素结合带来了三季度北京楼市的再度爆发。”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说。
随着房价持续走高,社会资本潮水般涌向房地产领域,部分公司甚至为了扭亏保壳选择卖房套现,仅仅两套北京重点小学的学区房就可以让一家上市公司扭亏,这样的“奇谈”多少让人笑不出来。
新政突袭“冰封”楼市
楼市虚火越烧越旺,箭在弦上的调控政策终于在“金九”和“银十”相交之际“突袭”京城。9月30日晚,“京八条”发布,居民家庭购买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分别提高到35%和50%。贷款比例的提高抑制了很多投资者的炒作,也让一些尚未购房的刚需购房者对房价平稳甚至下跌充满了期待。
“政策出台前,都是我们给卖方打电话,约看房时间,有时候看的太频繁,卖方客户都烦了,政策出台后,是卖房的给我们打电话,问‘之前看房的觉得怎么样啊,有想买的意愿么?’反差很大。”刘强对记者说。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10月全月网签从9月的3万余套跌至2万套左右。“除了网签数据,北京二手市场的实际交易量也在下滑。”胡景晖说,甚至有一些9月份已经签署了买卖合同的客户出现违约,取消购房计划。
新房市场同样“由热转冷”。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如园项目,销售负责人在为下一步的销售策略费尽心思。“国庆节前,每天能有三四十组客户上门,每月能卖出近20套房子。而进入10月份以来,每天看房者都寥寥无几。是否需要下调价格,我们还要再观望一段时间。”
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也显示,10月,新建商品住房均价3.82万元,环比9月均价3.85万元略有下降,成交数量则大幅下降了1/4左右。
“尽管业主的挂牌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下调,但交易量的持续下降迟早会带来价格的下降。”经纪人代先生说。
不过,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12月北京商品住宅共实现成交3728套,成交面积45.47万平方米,相比上月同期均减少2%。与11月和10月分别环比下跌30%、32%相比,12月商品住宅成交的环比跌幅明显收窄。
经历2个月严厉调控后,北京楼市销量开始企稳。
换房成功的孙浩现在回看当初的决定,对自己的果断赞不绝口。“你看,这刚12月,我在南三环买房的那个小区,同户型的又涨了将近100万元,均价已经到了6万元,如果耗到今年底才买,只能是悔不当初。”
10月初才开始着手买房的“北漂”陈翔远没有孙浩幸运。来自浙江嘉兴的陈翔三年来一直租住在玉泉路一套离单位较近的一居室里。“下半年单位里的人都在聊买房的事情,大家建议我趁着调控赶紧看看房。”
不久前,陈翔收拾好出租房里的所有家当,搬进了位于石景山区老山附近一栋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居室里。他为这个40平方米的一居室花费250万元。搬入当天,他才从一位邻居那里听说,今年三四月份时,250万元够在这栋楼里买下一个小三居。
(责编:杨迪、夏晓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