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的同时,今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18亿元人民币,折合11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9%。在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65.3%和16.6%。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对曹德旺先生的言论未作置评。而对于我国的投资环境,他表示,应该更加全面系统地来看待。“今年以来,仍然有很多国家的制造业企业对华投资是增长很快的。他们更多是看重中国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及正在逐步改善的投资环境。”
专家建言:不宜“把企业税负问题做无限渲染”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认为,不能轻易就把企业税负问题放到风口浪尖上做无限的渲染,而要扎根于中国的现实税情,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国情。
“所有人都热衷于减税降费,为了减税降费就提出各种各样的政策主张。”他说,“但是殊不知不管是税还是费,从来都是和政府支出绑在一起的,我们总要问你拿什么去减费降税?目标是好,但是归宿在那。很多人的分析绕开了政府支出,而直接谈论减税降费,或者至多谈论到以扩大赤字的办法去支撑减税降费。”
高培勇表示,如按照此办法展开分析,政府支出不变,税收和收费减少,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财政赤字的扩大,而财政赤字扩大是必须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去弥补的。届时会出现在政府支出规模不做变化的条件下,弥补政府支出的融资方式之间的相互替代。“大家试想在企业也好、居民也好和政府之间的资源配置格局,会因此发生变动吗?”
这位深耕财税领域研究30多年的专家表示,如果按照此办法展开分析,政府支出不变,税收和收费减少,与此同时是财政赤字的扩大,而财政赤字扩大是必须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去弥补的。届时会出现在政府支出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弥补政府支出的融资方式之间的相互替代。
他说,税负很容易让大家付诸太多热情,而微观企业的税负与目前的税制结构有直接关系,做调整的话,需要各方先做好准备。“我们肯定要做连带分析,宏观税负是不是重?宏观税负是全国人民的税负,企业税负就是企业这个群体的税负。做宏观税负比较时,我们都很清楚不管用何种口径去做分析,把所有政府收支加总求和,就能看到我们的宏观税负和欧美国家比,相对来讲是偏低的,至少是不高于他们的。”
(责编:乔雪峰、夏晓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