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他都希望替父亲扛下来。
拒绝遗忘者
张静和杨荣至今还留在丽都。
一个月来,这两个来自定州不同村庄的女人相互扶持。她们的丈夫在一个工地,搭乘了一个航班。这亲切感让她们在丽都一直在一起。
她们告诉对方不能忘记。
在北京这一个月,两个人不想回老家,一个共同的理由是,没法面对孩子。
她们害怕别人的忘记。不断搜索网站。到现在,媒体上关于马航的新闻“门户网站上关于马航新闻的标题,一天比一天靠下,前两天,一条都没了”。
她们为此恐慌。
当黑匣子的消息开始出现,虽然她们已经不相信传出的“人活着”的有关信息,但毕竟,MH370的新闻又出现在媒体上了。
“有消息总是好的,要不然像是被世界抛弃了。”杨荣握着水杯说。
她想起刚刚知道丈夫在飞机上那一天。她哭晕,醒来只能听见电视里新闻播报的声音。
母亲心疼她,“关了电视睡会儿吧”。
“你别关!”杨荣一下子从床上挣起来,冲着母亲大喊。
除了消息还能有什么能让她们熬下去呢?张静说,时间后来就成了熬和守。
杨荣从3月11日每天都会去丽都。她喜欢往人堆里凑,听家属讨论。她和张静天天在一起互相倾诉。还能找谁说呢。“他不光是我老公,也是人家的儿子、侄子,和亲人说,大家都难受。”
夜里,两个人住在一起。分享彼此的记忆。沉默的时候,两个人在黑夜里抱着手机。一个用qq留言给老公,一个下载老公的照片。
有一天,张静家的亲戚给她打电话,“找人给赵朋算了一卦,说活着呢。”1990年出生的张静从不信这些,看到马航用巫术搜寻飞机时,她感到又气又可笑,可当时,一切能够靠近“赵朋活着”的信息,都让她感到宽心。
那几天,俩人的梦里,都出现了她们的丈夫,赵朋笑着和张静说,“我快回去了。”
杨荣为怎么也想不起王永强说了啥感到懊悔,“但脸可清楚了,也笑呢。”
以后怎么办?两个人没有什么头绪。她们两个人还是要一个结果。一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结果。
她们靠等待这个结果撑下去。
现实者
刘佳妮选择了现实和未来。
给自己一条活路。这个90后的女孩说她是一个理性的姑娘。
刘佳妮的爷爷刘如生和奶奶鲍媛华在飞机上。2014年3月8日之后,刘佳妮代表整个家庭扛起驻守丽都的责任。
父亲刚到丽都就高烧不退。“他从未在我面前落泪”,这一个月,刘佳妮也没有当众哭过。
刘佳妮说,相比其他坚持认为亲人还活着的家属,她的态度并不乐观。或者说,家人从出发那刻起,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几天后,刘佳妮将丈夫和父亲“赶”回了老家。“这边我盯着”。
除了开头的几天无人应答后,刘佳妮没再打电话给爷爷奶奶,“我有更重要的事。”刘佳妮说,每天,坐在会议室前排,她将马航的消息翻译给其他家属,在有人情绪失控时,她会走上前,拍拍肩膀,轻轻地握住他们的手。
旅行箱里,她带来了爷爷的画册,上面是他自创的“水墨葡萄”画派,还有他最喜欢画的麻雀,“两只小麻雀依偎在一起,一只睁着眼,一只眯着眼,就像他和小奶奶一样,每天形影不离,看着羡慕不已”。
安抚其他老人时,刘佳妮会恍惚觉得见到了爷爷奶奶。“我还没来得及为爷爷尽孝,我照顾其他爷爷奶奶,就像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看到了也一定会欣慰的”。
她警惕愤怒和悲伤的情绪侵蚀自己。唯一一次爆发是在3月24号。当所有哀嚎响起的时候,她变得神情恍惚。一个椅子飞过来,砸在她的肩膀上,她没有察觉。
第二天,父亲来了。在丽都饭店,隔着玻璃窗,刘佳妮看着父亲走下出租车。“他剃掉了所有的头发。”
之后,刘佳妮开始张罗报销的事情。她答应和老公出去走走。想家,想工作,想未来的生活。
她预订了回南京的机票。在家属的微信群里,她也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大家发言。
生活总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