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让当地的老师、校长和教育负责人相信,增加了课外阅读并不是“浪费时间”,不是获取信息这么简单,阅读能激发孩子思考,产生表达想法的欲望,并将知识和观点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一旦形成了读书的习惯,它将伴随孩子一生,”梁老师说。
教育部门的领导看着这位远道而来的梁老师如此执着,渐渐被他感染,开始支持他的工作,督促学校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
不久后,成效显而易见。一些县里排名落后的学校一跃到整体排名的前五。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尤其在写作方面突飞猛进。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都爱上了阅读课,自信提升,有些学生还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
香港教师梁伟明。
任重道远
梁老师说:“阅读要有方法,要教孩子怎样看书。首先是要看得懂,明白后要有自己的思考。这些都是要指导的,所以我们的核心是培训老师善用书籍。”
他还把阅读方法教授给孩子们。低年级的学生,从讲故事入手;高年级的学生,便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他会定期让孩子们到讲台上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台下的同学们也要边听边思考,与台上的同学们交流。“学会和他人交流分享你的观点很重要。”
过去十年,梁老师为湖南三百多间学校建立幼儿阅读教育模式,二十多万学生受惠,合作的项目学校遍布十多个不同的镇、县及市。
他不时向当地教师亲自示范,经常到学校考察。同时,他还要回港联系赞助人,解释计划的理念和进度。正因此,梁老师频繁往返于香港与湖南。
孩子们没有华丽的礼物送给梁老师,便用稚嫩的笔迹致信感谢他。一位小姑娘写道,“小学六年级是我最快乐的时光。那一年,我们有了自己的图书馆。我第一次读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现在我已经工作了,希望有一天,可以像绅士福克那样,环游世界80天!”
陪伴家人
一年中有七个月在湖南乡村,意味着他和太太一年中有半年多时间分隔两地。对此,梁老师倍感愧疚。
“她从来不会说什么,抱怨什么。但我能从她的情绪中感受到她的一丝不满和伤感,” 梁老师低声说道。
“很多次她半夜胃部不适,自己一个人去医院急诊看医生。最严重的一次,她动了手术。她不会打电话让我赶回来,她会尽量自己承担一切。但她曾和我说过,她很孤单。”说到这里,梁老师眼眶红了。
不仅对太太有亏欠,对其他家人,梁老师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在一次去长沙的途中,梁老师的父亲去世了。在飞机落地的一刻,接到太太的电话,那时候,他脑子一片空白。
“我想回家,多陪陪家人”,是梁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预计明年第三季度通车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或许可以让梁老师早日实现回家的愿望,因为高铁可以为他的旅程节省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
“我知道太太一直想去东欧看看,我们会去的,”梁老师默默说道,转而一笑,“我也想去那里的学校是怎样开展阅读教育的。”
(编辑:严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