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厅长帕尔哈提·艾孜木告诉记者,2016年下半年,按照4至6岁农村适龄儿童“应入尽入”要求,新疆各地迅速组织开展适龄儿童摸底调研,建立了适龄儿童实名制信息库。自治区加大指导力度,采取老园扩班、基层组织阵地办园、闲置校舍办园、闲置农舍办园等措施,在不到两个月内兴办应急办园点5453个,在2016年底实现100.06万名幼儿“应入尽入”。
截至目前,随着农村双语幼儿园“应建尽建”完成,全区农村在园幼儿数达到117.62万人,实现了“一个幼儿园都不能差、一个孩子也不能落”的目标。
补充师资,狠抓质量
“要普及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必须破解双语教师短缺问题。”布尔津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叶尔江·卡依苏坦告诉记者,今年布尔津县向自治区争取学前双语特岗教师48名,县财政已招聘学前双语教师29人、保育员18人。
今年秋季,麦盖提县农村双语幼儿园应需幼儿教师966名,而现实只有502名。怎么办?“我们从甘肃、四川、贵州等地招聘幼儿教师335名,招聘特岗教师25名,区地县三级支教141名,新聘公务员、教师支教111名,共补充盘活教师612名。同时,面向社会招聘保育员483名,目前全县已实现‘两教一保’。”麦盖提县教育系统党委书记、教育局副局长盛大东说。
在阜康市,按照“两教一保”要求,已为7所新建幼儿园配备了72名专任教师、36名保育员、20名保安、17名厨师和6名保健医生。阿勒泰地区以自治区特岗教师计划招聘了近400名教师,各县(市)又招聘幼儿教师、保育员、炊事员等1938人,经过统一岗前培训后已全部上岗。
“为多渠道补充保教力量,自治区上下统筹兼顾师资配备工作,坚持扩充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内部挖潜和争取外援相结合,自治区统一招聘和地方自主招聘相结合,专任教师补充和兼职支教相结合。”梁超说。
在自治区层面,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地方特岗计划、自治区和兵团干部支教、新录用公务员和教师支教、大学生实习支教等多种途径补充学前教师;在地县层面,充分利用自治区将40%招聘计划交由各地自主招聘的政策,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组团奔赴全国广纳贤才,补充新鲜血液。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通过实行城乡两套房、双向探亲和发放安家费、交通费、班主任津贴等政策,吸引人才、拴心留人。
为缓解南疆四地州农村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从2017年到2020年,自治区决定每年在全疆范围内选派新录用公务员3000名左右、新聘用教师2000名左右,经培训后赴南疆四地州农村幼儿园支教一学年。
截至目前,全区已配备学前教师7万余人,其中新增4.54万人,能够满足幼儿园“两班三教”师资需求,大部分地州已达“两教一保”标准。
为了提高办园质量,麦盖提县及早选优配强幼儿园园长队伍,新选配幼儿园园长、副园长53名。该县还成立学前教育集团,发挥县城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缩小学前教育城乡幼儿园的差距。
“自治区建立南北疆校(园)长双向交流挂职长效机制,通过结对共建、双向挂职,提升管理理念、提高办园水平。与此同时,还切实强化保教人员办园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培训,做好新学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准备。”帕尔哈提·艾孜木说。
自治区还研究制定与双语教育改革政策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措施,调整完善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组织编写多媒体数字资源。与此同时,自治区还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开展学前教育推进情况专项督导、规范化办园专项督导,组织示范性双语校园评选,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苏令 蒋夫尔 蔡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