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举例说,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被认为是商业和艺术相得益彰的典范:选择观众容易产生兴趣的悬疑题材,融合了警匪、情色、黑色等元素,叙事的丰富和复杂,人物的矛盾与纠结,节奏的紧张与张力,都表达得恰如其分。
其他如《画皮2》导演乌尔善、《一夜惊喜》导演金依萌、《北京遇上西雅图》导演薛晓路等,陈旭光指出,都是在保留自己美学风格的同时,诚心服从于“制片人中心制”等工业化生产方式。
陈旭光说,与父兄辈的导演相比,这些后“第六代”导演更尊重观众和市场,更认同产业运行机制,更甘心做好电影生产流水线上的有机一环,努力将电影艺术性表达与商业诉求相结合,将中国电影推向新高度。
类型片创作扛起抗衡好莱坞重任
专家指出,大部分新导演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着好莱坞商业大片、类型电影的耳濡目染,类型电影生产成为他们的重要电影生产规范。
类型电影是好莱坞发明的一种电影创作方法、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主要类型有喜剧片、爱情片、西部片、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副研究员刘藩把中国新导演群体在类型片上的创作分为4类。第一类是具有海外专业经历的类型片导演,如《捉妖记》导演许诚毅、《非常完美》导演金依萌等,他们自觉地把海外类型片经验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
第二类是乌尔善、吴京、宁浩、徐峥、薛晓路、丁晟、非行、陈思诚等成熟的本土化类型片导演,他们熟悉市场和观众,已积淀了票房号召力,是代表产业未来趋势的中坚力量。
第三类是类型意识明确的青年导演,其资历略逊一筹,但作品已经获得市场认可,如《绣春刀》导演路阳、《滚蛋吧!肿瘤君》导演韩延、《火锅英雄》导演杨庆、《煎饼侠》导演董成鹏等。
第四类是追求个性化表达的类型片导演,如《烈日灼心》导演曹保平、《罗曼蒂克消亡史》导演程耳、《师父》导演徐浩峰等,他们的个人表达冲动开拓了类型片的边界,促进了本土类型的多样性发展。
“这4类类型片导演,正在以导演新势力的姿态逐步扛起抗衡好莱坞的重任。”刘藩说,“只有这些导演的群体发展壮大了,才能提升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夯实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