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拉松等群众性体育运动获得很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而且一些城市借赛事提升城市品牌,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取得很好地经济效益。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今天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2016年,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328场,较2015年增加了近1.5倍,覆盖了全国30个省份133个城市,全年参赛人数近280万人次。2016年,厦门马拉松比赛给城市带来近2.3亿元的经济收益,可以说,体育赛事的外溢效益日益明显。”
虽然2016年我国马拉松赛事达到328场,相比2010年增长了24倍,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少。数据显示,美国年均马拉松赛事接近1000场。这样看来,我国马拉松赛事是否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对此,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并不认同。
张庆说:“现在来看,实际上是有效供给不足,绝对数量这几年在不断增加。一方面是总数量会增加,另一方面是品质会逐步提升,不能因为北马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说供给量不足,毕竟是在首都北京,赛道从天安门出发,经历了很多地标性建筑,能充分体会首都的人文历史。当然,未来还有更多特色赛事,或变成跑马与体育旅游相结合,变成目的地旅游的方式,会有更多的供给产生。”
张庆认为,马拉松经济的发展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结合区域特色的、差异化的赛事还不够多,赛事运营、行业监管、人才培养等还需提升。
张庆说:“在赛事的软件服务品质方面,不要说六大满贯,就连次一级别的马拉松来讲,都有很大的距离。比如说城市管理者对于在马拉松沿线设置娱乐化的民间乐队、民间拉拉队等组织形态。从赛事运营方来说,如何在比赛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跑者体验,这是赛事运营方本身要提升的部分。另外,就行业协会而言,目前体育协会做的很不错,它开始用不同级别来定义赛事,对赛道进行认证。我认为下一步可能对办赛公司的资质进行公示,粗制滥造的要有黑名单制度,要加强行业监管。同时,在办赛人才培训、专业化程度提高方面,包括专业体育院校或专业培训机构的不断完善,它才能匹配赛事的蓬勃兴起。”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强调,这就要求从供给端发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不断丰富赛事品种,增加服务类别,提高供给质量。
孟玮指出:“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精简办事程序,加快业务流程优化,做好社会力量办赛的服务保障,让社会力量办赛更容易、群众参赛更方便。重点是:研究出台促进竞赛表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办赛指南,出台赛事审批取消后的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多部门联合‘一站式’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