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看学历,这时有人反对,你这是学历歧视。
好的,他退而求其次,以工作经历为标准,这时工作经历为零的人也跳出来说,你们这是歧视应届生。
他无可奈何,以能力为标准,这时能力较弱的人也可以跳出来说,你这是歧视弱者,你应该给我们机会,应该看到我们有进步空间……
发现没有,这个时候HR就没有办法选人了。因为我们已经把“选人的标准”泛化为,“对不符合标准的人的歧视”,可实际上,选人的标准,仅仅是竞争语境下的一种择优。
当然有人会说,以学历来择优,太过武断,不够科学云云。的确,以学历论人才可能会错过一部分人才,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个概率,要远低于他选到的人才的概率。以学历选人才,可能是他最不坏的选择,是他效率最高的选择——不然HR都得累死。
作为用人单位,这是他的权利。我们可以不赞同,但只要企业不违反法律,我们也无权进行道德绑架。
这样说,绝非贬低那些非名校毕业的学子,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正视差距,尽可能地从其他方面弥补。
通过贬低他人来达到自我安慰,丝毫改变不了结果,请少些抱怨,多一些努力。
你可能无法一下子获得与北大清华学子同样的竞争机会,但也许工作几年之后,当你累积了一定资本,你的二次就业机会就更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