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显活力
高新企业纷至沓来,看中的正是这里特殊的地理和政策优势。
在刚刚结束的试验区第二批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上,39个岗位吸引了来自全国的337人报名,人事上的改革,给了试验区更大的舞台,吸引想干事者竞相前来。
不久前,试验区刚获批成为广西首批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吸引了港澳企业前来投资。目前,试验区与港澳企业签订了智慧家电孵化园、电子产业园、中电(粤桂)、三木医疗器械生产、港澳商贸园等十多个项目框架协议或投资建设合同。
试验区率先采用“EPC”模式、订单式厂房模式,有效解决企业前期建设成本大问题。通过与业主沟通,以“先租后让”“委托代建”等方式,促进嘉远新能源汽车、中兴广西云数据中心项目、智慧家电(红牌)一期、碧清源、大华智慧信息技术、丰冠二期、中盟·中小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同时开工。
为了支持园区发展,试验区还全力打造“两广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平台,设立各类产业基金、创业基金130多亿元。
“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今后这里会成为企业创业,人才干事的大舞台。”梧州市市长朱学庆介绍,3年来,为加快推进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跨省区合作先行示范平台,试验区通过“政策叠加、择优选用、先行先试”的模式,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售电侧市场改革和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金融改革等纷纷展开。自治区还出台文件,推进试验区行政管理、财政金融、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社会管理、科技创新、人事人才、生态文明和开放合作等9大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落实“园区事情园区办”。
粤桂携手炼“真金”
3年来,试验区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翻开已经进驻试验区的企业名单,记者发现,基本都是高新“绿色”企业,而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没有踪影。
“我们严守生态红线,确保炼出真金。”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徐文伟介绍,由于地处粤港澳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试验区提出以“生态为要、环保为先”的发展理念,确保开发与运营不对西江生态造成破坏。
试验区自启动全面建设以来,一直把“生态先行”置于突出地位,出台“10大禁投清单”,婉拒了投资逾30亿元、20多个不符合发展定位的项目,让千里西江清水长流。
徐文伟介绍,试验区启动三年来,打破粤桂行政区划藩篱,着力构建核心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区域合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粤桂方案”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目前试验区已基本形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食品医药、林产林化等产业集群。今后,试验区全力做好项目布局文章,大力发展大生态、大智能、大物流三大高端“真金”产业,未来,一批批“梧州智造”产品将不断从这里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