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2015年刚毕业就在书达公司上班,她个人直接骗取被害人钱款共计26万余元,涉及团伙诈骗金额573万余元。目前,陈媛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2万元。
刘东(化名),25岁,安徽人,合肥上的大学,学的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2015年初进公司以为能学以致用。“最多一天能打上百个电话,也觉得自己干的事情不太好,但收入可观,后悔深陷泥潭毁了一生。”他在荣聚公司工作任话务员、组长,后成为A队主管,负责三个组的管理工作,涉及团伙诈骗金额1954万余元。目前,刘东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6万元。
承办法官黄晓雯告诉记者,这116名被告人中,大部分都是大学、高中毕业生,他们通过当地人才市场或者58同城、赶集网等招聘网站,进入公司。往往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是在诈骗,可是却依旧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及时抽身。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到头来却走上犯罪之路。
三家分公司管理机制严密
打电话诱骗,后送寄所谓奖品、收藏品给被害人,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作案,全国两万余人被骗走3000余万元。
经嘉兴市中院审理查明,2013年9月,被告人符某、杨某、郭某共同出资,在安徽合肥成立了荣聚公司;2014年3月,被告人王某及吴某等人出资入股荣聚公司;2014年6月,被告人凌某伙同他人在安徽合肥成立了书达公司。2015年3月陈某与符某、杨某等商议后成立了中韵公司。为获取非法利益,书达公司、中韵公司与荣聚公司共享了获取的被害人资源,统一进货和出货的渠道,还采用了相同的诈骗模式。目前这6名主要被告人已判刑。
为获取更多的非法利益,这三家公司可谓越做越大,先后成立了行政部、回访部、物流、热线部等部门,不断招兵买马,采用岗前统一培训、上岗后以老带新等方式对话务员进行话术培训,并对话务员分组、队管理,从中提拔任命组长、主管。
公司有着严密的管理制度,为减少风险,公司高层向百余名员工规定了禁销原则:一般地区客户禁销额度是3万元,浙江、江苏地区客户是两万元,客户单次禁销额度是1万元,合肥、北京、上海的客户号码不允许拨打。
员工每周休息一天;由于每天有固定通话时间,没有空余时间与外界接触。公司培训时有振奋人心的视频,使得百余名员工不能自拔。
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触目惊心
在法庭上,判决书列出的涉案金额触目惊心:从2015年起至案发,被告人吴某是荣聚公司、中韵公司、书达公司股东,参与团伙诈骗金额共计3020余万元,被告人刘某涉及团伙诈骗金额1954万余元、凌某个人直接骗取被害人钱款116万余元,涉及团伙诈骗金额1948万余元、廖某个人直接骗取被害人钱款共计79万余元,涉及团伙诈骗金额1954万余元。115名被告人中共有69名被告人涉及团伙诈骗金额千万元以上。
8月30日,海宁市法院公开审理这起特大团伙诈骗案,对115名被告人统一宣判。其中,吴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两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5万元;曹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其他百余名被告人也以诈骗罪被判处相应的刑罚。
审判长黄晓雯说:“这种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使得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被破坏了,社会危害性是相当大的。国家正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年轻人在踏上工作岗位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万不可做危害社会的事。我们对于其中犯罪数额相对轻一点的判了缓刑,希望给被告人一个机会。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本报海宁(浙江)8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