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宁琳(前排左一)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开幕式演出
作为开幕式上最早上场演出的志愿者,孔宁琳和伙伴们在进行表演之后,还要继续在场上欢迎运动员入场,整个入场仪式都要一直在场上挥舞花球,持续表演时间达到50分钟。
“开幕式就是我们的另一次‘高考’。”孔宁琳说,“我觉得当志愿者怎么也得参加一次大型活动,能参加全运会开幕式,值了!”
整个训练期间正值天津最热的“三伏天”,别说一直跳舞,就是站在那都会浑身湿透,而孔宁琳和同学们却要一直保持笑容的跳舞。
“汗流到眼睛里也不能擦,真的‘辣眼睛’。”同学们说。
有一次在训练之前下雨了,浑身湿透的演员们一直穿着湿的鞋子训练到最后,最后同学们的脚都泡白了。
“我们现在的花球是红色的,最开始我们还尝试了黄色的,由于汗出得太多了,花球都被汗水弄得褪色了,我们的手上和身上都是黄色的了,然后配上我们的肤色,大家都自黑是‘咖喱土豆’。”孔宁琳说。
作为一名来自河南的大学生,孔宁琳这个夏天没有回家,说不想家那是假话,但是为了能参加全运会的演出,她和同学们放弃了暑假休息,在训练场上挥洒着汗水,历练着自己,书写着人生路上难忘的青春故事。
未来“空姐”当引导员
来自中国民航大学空乘专业的大学生闫霄即将步入大二,成为志愿者还是头一次。作为全运会礼仪志愿者,闫霄觉得既兴奋又责任重大。
全运会开幕式礼仪志愿者闫霄
闫霄说:“我负责全运会内场运动员仪仗队引导,我们每名礼仪志愿者经历了2个多月礼仪、举牌等专业培训,希望在全运会开幕式上展现最完美的形象,我想我们做到了。”
“津云”—前沿新闻记者掂了掂志愿者举的牌子,对于女孩子来讲着实不轻,不过对于“女汉子”们来说,这点困难不叫事儿。“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点累,训练时、彩排时牌子要举很久。同时,还要根据音乐节奏掌握步伐速度,保持好与前面旗手和后面运动员的距离。经过长时间训练,我很快适应了,肌肉有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