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重庆钟表工业公司跨地区联合贵阳、成都等8家同行业工厂,形成西南钟表生产联合体。当年,山城手表产量猛增至50万只,实现利润2260万元。那时的钟表厂,职工平均每月收入一两百元,最高的达千元,而当时社会平均工资才四五十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山城手表进入鼎盛期,跻身国内三大手表品牌之一。不少老重庆人都说,当时谈恋爱的男孩要是能弄到一块山城手表,可以在女孩面前挣足面子!
然而,从1988年起,盛极而衰的重庆钟表工业公司首次出现亏损,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到1997年生产线全面停产时,公司负债率高达227%,走向破产末路。此后,山城手表在市场上逐渐沉寂、归于无声。
今生:借力港资复出完成自主研发
山城手表消失了,但重庆钟表产业并没有“停摆”。
2012年,我市出台《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提出发展消费品工业一揽子计划,其中钟表产业作为轻工业重要组成,拟通过引进龙头钟表生产企业入渝,重拾重庆“钟表梦”的构想被提上日程。
经过多轮接洽,2013年4月,香港精密钟表厂有限公司入渝投资,并承袭以前重庆钟表工业公司企业名号,注册成立“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作为“重出江湖”的山城手表生产制造商。
随后,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独立设计制作完成的三款山城手表正式亮相,引发本地消费市场上浓浓的怀旧购买热潮。尤其是在解放碑商圈举行的2014中国·重庆香港钟表展示会上,重出江湖的山城牌手表深受不少“老重庆”青睐,在为期10天的展销中,山城手表共售出700多只,金额150多万元。
“在山城手表还未推出成品甚至连设计图纸都没出来时,我们就已接到订单。随后在多次展会上,山城手表均得到市场肯定,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董事长黎衍桥表示,公司全员上下的责任,就是要让山城手表再度家喻户晓,让它“走得更准”、“设计更美”。
黎衍桥说,中国与瑞士同为钟表大国,然而前者每块手表出口均价仅4美元,后者出口均价却高达803美元。造成两者如此悬殊差异的,除了众所周知瑞士钟表业技术先进、工艺精湛外,其秘诀是瑞士钟表业实现了机芯独立研发,这个号称手表“心脏”的零部件,正是手表制造乃至销售的核心竞争力。
瑞士钟表业精细化生产工艺,成为山城手表制造奋起直追的目标。经过数年技术攻关,2015年9月,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成功研发的首款高端机械手表机芯PT5000问世,并装配到多款山城手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