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大众话题易获市场认可
国产动画电影在非低幼动画电影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动画电影在中国长期被视为儿童专属品,这种意识也引导了中国动画的创作倾向,其负面效应突出表现为动画作品的“低幼化”及由此引致的观众群体低龄化。在当前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中国动画电影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培育,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急需突破“低幼化”的创作瓶颈。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暑期档创票房奇迹成为国产动画的“强心针”,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改变国产动画的低幼定位,制作多年龄全年龄动画片”。相比于过去的单纯各种补贴政策,“改变低幼”是扩大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格局、产业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当下二次元文化日益流行、二次元文化消费群体持续扩大的必然要求。
宋磊表示,“成人向”动画在中国起步较早,比如《铁扇公主》和《大闹天宫》。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人向”动画电影发展势头减缓,低幼类动画电影占据主流。2000年之后,“成人向”电影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以搞笑类,如《西游新传》《三小强》;另一种爱情题材,如《终极大冒险》。近几年,出现实验性较强的“成人向”电影,如《一万年以后》《大护法》。
纵观今年暑期档动画电影,一些亚文化、小众文化的作品为国产动画创作市场增添新色彩。在宋磊看来,二次元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近年来逐渐被主流文化所认识和重视,在这个亚文化范畴中,很多现象、很多影视内容是传统和主流所无法理解的,而当这些文化逐渐走上大银幕时,它也为主流消费市场带来新的领域。
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2016年的《大鱼海棠》,分别以9.56亿元和5.65亿元票房获得当年度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和以往两年暑期档均有国产动画票房大卖不同的是,今年截至目前只有《大护法》的票房勉强摸高至8000万元,其他国产动画的票房成绩都远不如预期,与整体提升的品质所应产生的市场价值出现较大出入。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国产动漫电影都在走一条由“自来水”(产品口碑好,用户自发为其宣传造势)转化成票房路线,但是《大护法》却没有有效转化。在宋磊看来,“成人向”动画电影局限性在于观看门槛较高,《大护法》题材在“成人向”细分类型中又过于小众。
纵观我国动漫电影市场,“儿童向”的动漫电影呈现一个平稳且略有增长发展态势,“成人向”和“合家欢”类型的动漫电影才是决定整体体量和调动大众审美的关键。无论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是《大鱼海棠》,都是因为成功构筑了社会话题,引发“自来水”现象,才成为爆款动画。所以那些从题材、内容、角色等方面稀松平常的、无法构筑社会热点话题的作品,自然就无力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更别提吸引那些一般不看国产动画的人来看了。从这个角度说,今后的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建议在小众题材中加入大众元素和卖点,应着力增加对受众和市场研究,提前植入一些可能被社会关注的话题。丁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