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没大咖就不敢卖”的传统电视剧,网剧不迷信明星效应,而是依赖优质内容吸引受众。这不仅给那些年轻演员提供了机会,更减少了剧组的片酬支出,让创作者能将更多资金用于提升拍摄与后期制作的质量。一些网剧在筹拍时,网友就纷纷呼吁“不要请大牌”“请把经费花在特效上”,更说明这种“内容为王”的网剧导向已得到市场认可。
2015年起,网剧精品化的大幕正式拉开,网剧在市场规模、用户基数、制作品质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摒弃粗制滥造之后,网剧行业提前迈入“精耕细作时代”。2016年,中国网剧市场年总播放量达892亿,较2014年翻了3番。如今,网剧正不断侵蚀传统电视剧市场,成为各方资本争抢的香饽饽。
在优质头部内容的拉动下,越来越多的网剧创作者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和节奏感。随着移动网络的繁荣与青年亚文化的兴起,伴随美剧、英剧、日剧、韩剧成长的80后、90后和00后,在网络平台上找到了更新鲜、与自身生活关联性更高的内容。古灵精怪的《太子妃升职记》、惊险刺激的《余罪》、写实中还原中学时代的《最好的我们》等,都被称作“以电影制作标准制作”的超级网剧。它们依靠风格化的叙事带动节奏,在影视剧行业中形成四两拨千斤的声势。网剧爱好者的热情,让追网剧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在口碑传播下撬动了上亿用户的观影需求。
网剧的崛起,改变了大众的观剧模式和年轻人的娱乐习惯,也影响了行业生态。除了高贴合性、反套路的内容,高亲和力、互动性强的弹幕、花式营销也成了各大平台苦练的本领。炉火纯青的内嵌式广告,加上剧集衍生的表情包,则频频引发二度“病毒营销”,让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成了一场场全民狂欢。
从策划、制作到营销,再到衍生品的开发,网剧俨然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国内视频平台也及时改变单一的内容分发渠道,争取上游创作的话语权,使得国产网剧朝着以Netflix为代表的全产业链模式靠拢。
网剧的颠覆性还在于,它们不仅在内容上拥抱了更有活力的年轻受众,在产业层面布局也比传统电视剧更为精准,而且更代表未来的趋势。这当然是广大观众乐于看到的,但业内更期待的是,网剧行业能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在精品创作和制作方面多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和竞争力,向全产业链的最优化进发。
美国网剧如何行销世界
美国网剧以及电视剧紧张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一直让美剧迷们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究其原因,是因为美剧有独特的拍摄手法和制作模式,并由此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边创作、边修改、边拍摄、边播映、给予观众和制作方最大的自主权……美国网剧乃至电视剧得以行销世界并且“长寿”的秘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