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18到25岁这个阶段的人都会经历强化执念的阶段,比如你刚刚说的孤独,而我正在快速地放弃它们。”
内容输出者
对话那天的姜思达整个人都是低饱和度的马卡龙色——米色渔夫帽,灰蓝色T恤,西柚色oversize阔腿裤。心情也显得格外缤纷,“今天阳光充足,我心情好”。
这样的好心情大抵是从做《透明人》开始的。在接受媒体访谈时,姜思达常常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于“内容输出者”,当他内容输出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公众号“,而是增加了可视化渠道《透明人》之后,我们时常能够透过他的表达感受到现有生活带给他的满足感。
也不是非要摘掉《奇葩说》的标签,而是希望能够影响别人的不只是“辩手”这一重身份,更是作为“写作人”,或者更准确来讲是作为“输出者”,所给出的“新的东西”。
小到主持人的服装、节目宣传海报,大到剪辑逻辑、正片呈现,《透明人》处处充斥着姜思达式的奇特思维——就像在做第五期节目《网红工厂:这是比蓝翔更神奇的培训基地》时,姜思达特地挑选了一套写着“淘宝爆款”的衣服,而预告海报是陷入黑色漩涡的四双脚,脚上穿着今年最流行的网眼袜。他对节目的参与度高达百分之百,并于此达成“家庭作坊式写作者”到“内容团队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转变。
姜思达采访鹿晗经纪人杨思维的那期节目在网络中收获大量关注,不少网友在评论中质疑杨思维的回答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在姜思达看来,“她段位很高,所以无论我问什么问题,她一定能够快速给出反应,说实话,在当时的采访过程中,她的答案我是满意的”。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透明人》能否真正达到透明化的问题,但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我永远认为透明是一个趋向,采访过程也不一定每句话都句句戳到真相的过程,如果你能够轻易察觉他的回答里有闪烁其辞的地方,你一定能够明白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新浪娱乐:你觉得自己在制作《透明人》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参与度如何?
姜思达: 应该是百分之百参与,但是也不至于夸张到每个镜头的剪辑都是我来做,但刚开始做,我肯定要对内容有把控,所以会紧盯着后期每一分每一秒。我觉得这都是阶段性的,当大家已经培养了这么长时间,团队内部各方面都match,有的时候不用再那么操心,甚至他们的发挥,他们的巧思会比我的妙,那就让他们去做,大的问题性的,比如我们做这个选题,不做这个选题,这个决策当然只有我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