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船为家捕鱼糊口
黄亚凤的祖辈都是邕江上的渔民,和许多世代随船而居的水上人家一样,她也出生在江中的一艘渔船上。
捻麻绳、织渔网,上岸砍柴火煮饭、整理船务……这是黄亚凤打记事起,就在不停重复的工作,她的家和劳作地点就是一艘长12米、宽6米的渔船。
“船上的生活太艰苦了。”黄亚凤说,“在船上不但怕火,而且还怕水、怕风、怕雨,只要遇到一丝风吹草动,全家人都提心吊胆。”
在江上生活,别以为用水很方便,其实最头疼的就是用水问题。在船上住时,生活用水、食用水都直接从江里取,没有过滤的江水有很多泥沙,在洪峰过境期间水是黄色的,即使放很多明矾也要很长的时间沉淀,待水清了才可用。
煮饭就是用个大脸盆将各种菜放一起炖,下面烧的是从岸上砍来的柴火。“由于供电不足,船上也没有大功率的电器,通常就是一盏电灯。”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黄亚凤有点感慨:一到夏天,坐在烈日炙烤下的船舱内,感觉就像“蒸桑拿”,酷热难耐只能跳进河里泡水解暑。到了冬天,四面透风的船舱又变成一个“冷库”,冻得让人睡都睡不着。
除了用电、用水问题,如厕等在普通市民眼里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船民来说也是一件麻烦事。说到如厕问题时,黄亚凤有点不好意思:“把船舱后面的帘子放下来,掀开船尾的甲板就是‘厕所’了。”
不光生活艰苦,收入也不稳定。“捕鱼是靠天赏饭吃,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尤其不想让儿女像祖辈一样,一辈子都住在船上。”
3 圆心愿
政府帮助得以上岸落户
上岸生活是黄亚凤全家多年的心愿。2012年,随着南宁市委、市政府对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推进,诸多水上人家终于离开了停靠在邕江边、祖辈依赖了几十年的老船,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以前我们也想上岸,但房子是个大问题。城区政府落实安置房,为我们上岸解决了最大的难题。”上岸之后,黄亚凤和她的儿女搬进了福建园小区,她的父母则住进了位于友谊新村。
黄亚凤的家是一套50余平方米的两室两厅居室,采光充足,宽敞亮堂,家中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热水器一应俱全。“你看,煤气灶、电饭煲、抽油烟机,还有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一进家门,她就热情地领着记者先去参观厨房。如今,只要打开水龙头,就能用上清澈、安全的自来水,黄亚凤也有了大展厨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