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有群众投诉“成华区某小区垃圾房臭气熏天”,当地从接件到办结,用时不到两天,为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我省信访件首个办结案件;在达州,8月10日凌晨接到“开江县万头优质种猪良繁总场污水直排”信访件,有关部门半小时后就赶往现场夜查;在南充,“西充县李桥乡母家山村6组养鸡场臭味刺鼻”困扰周边村民,当地3天时间就将2370只鸡售卖清运,并完成养鸡场及周边区域清洗消毒、地貌恢复、臭味消除等一系列后续工作。
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众多网友纷纷点赞。网友“鹏程万里”说,“群众有诉求,马上能办理,这样的作风要坚持”。
大力度动真碰硬促整改 激发群众积极性
人民群众是环境保护最直观感受者,我省不仅坚持第一时间整改落实,更在提高整改质量上下功夫,确保整改成效实实在在、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你看,每天5台挖掘机和几十名工人打捞水葫芦,水明显清亮啦。”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薄渔滩水库群众邱剑告诉联合调查组工作人员。南溪区接到“长兴镇薄渔滩水库水质下降”信访件后,成立联合调查组立查立改,目前已对库区上游2家酒厂采取强制断电措施,同时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整改机制,在库区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水、清障碍”的净水保水行动。“效果看得见,坚持这么做,以后会更好,我要给督察组说声感谢。”村民王庆阳说。
“直面问题,动真碰硬,科学整改。”四川省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委要求各级各部门将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来川督察作为查找问题、补齐短板、改进工作的重要机遇,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整改成效的重要标准,明确了问题整改的总体要求和思路:对能够马上整改的,即知即改、立说立改,在督察过程中就迅速整改到位;对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整改的,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人和进度要求,确保如期完成整改;对已经整改到位的,开展“回头看”,巩固提升整改成效。
网友“小然小cici”在川报观察客户端留言,“对于有鼻炎的我来说,最近明显感觉鼻子通畅啦,督察组为老百姓做了件大实事”。
整改态度感受得到、整改成效看得清楚,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东湖边的坝坝舞再也听不到噪声了。”这是记者近日在成都市锦江区东湖公园走访时了解到的情况。每天傍晚,东湖边就有不少广场舞团体活动,但音乐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的60分贝内。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还当起志愿者,自觉维护东湖周边卫生、码放共享单车。“人人参与环保,环境才会越来越好。”退休教师卢淑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