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人欧阳江河看来,机器人靠强大的内存资料信息,可以写出很不错的新鲜的句子组合。“机器人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强大经验记忆、整合、筛选和随机组合,进行词语的无限组合,是缺乏情感和温度的。机器人写的句子再精彩,依然意义非常有限。因为一流的诗压根就不等于一个好句子,或者一堆好句子的组合;而在于原创性,创造出别人没写过的‘原文’。”
并非表达人类情感
周瑟瑟表示,“在现代理性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小冰作为技术理性高度进化的产物,反而写起了诗。这对诗意流失的时代状况下,算是对诗意恢复的一种努力,本身值得赞赏。”
有人认为,机器人写诗不值一提,因为那是机械的组合。也有人认为机器人不容小觑,它有人类无法企及的运算能力,甚至未来会有创造能力。对此种种,周瑟瑟提供一个更为开阔的思路,“我们还是不要把小冰看成跟人类诗人一样的诗人来对待。小冰本质上是机器人,怎么能要求她写出有情感的人写的好诗?”
周瑟瑟认为,按照目前小冰的写诗流程,“小冰对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组合创造,发掘语言本身具有的诗意,走的不是表达人类情感的路子。不用纠结小冰写得一首诗好或者坏,她写诗本质上是一种当代艺术行为,是汉语言文字的观念艺术。”
如今小冰的文艺段位不断升级,出了诗集之后,又成了在报纸上开专栏的诗人,未来会不会写出完全替代诗人的诗作,抢诗人的饭碗呢?周瑟瑟说,“那将会是机器人演变具有了复杂的人类情感,完全可以替代、超过人类的时候。到那时候,已经是整个人类生存的大问题,不只是诗歌的问题了。”
将更接近人类思维
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终端从事文学类创作,并不是新鲜事。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有“科幻大神”之称的作家刘慈欣就研发了一款软件“电子诗人”,可以用词库和语法库自动“创作”生成诗歌。这款软件至今还能在网上下载,有人用其写诗,自动生成了五段共计五十行的现代诗,冠以标题“我用刘慈欣的电子诗人软件写的诗”,在文艺青年聚集的网站炫耀,“我面对着惊恐的天使和实心的大衣,虎头鲨和花和鸡尾酒和三角洲还有平方和都在思恋,超新星曾经是充满性感的,在那外星生命旁,我氧化着……”
刘慈欣说:“已经有人做过实验,把小冰的诗歌匿名与人类诗人的诗作放在一起,大部分读者并不能明显区别出来哪是小冰写的。既然她已经能写出可以与人类诗人相混淆而分辨不出来的还不错的诗作,那通过进一步完善,她为什么就没有可能写出更好的诗呢?以后计算机改善得更好,会更接近人类创作型的思维。”
(据《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