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字昌硕,号仓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并称“清末海派四大家”。
篆书释文:
道(导)古树如立;
囿(圃)小花自深。
行书释文:
缶庐读书处,
好鸟时幽探。
病臂临池活,
游心绕树贪。
酒香云泼瓮,
花重两盛篮。
天意当情种,
人堪学老聃。
(缶庐)茅亭势揖人,危石默不语。风吹梅树花,着衣幻,寒烟自缕缕(又一村看梅)幻字下遗作两,池上鹤梳翎(七字)不谐今,谐于古,知予心,唯有汝(砚铭)。
清 高士奇
高士奇《录张怀瓘论兰亭语》纸本,行书,纵24厘米,横14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篇书《张怀瓘<用笔十法>》之十“随字变幻”,以王羲之《兰亭序》为例,阐述笔法贵在变化。书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时年55岁。书风纯熟悠游,婉转流媚,为晚年精美小品。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号瓶庐。清代在文史哲诸方面有贡献的学者,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史学著作《左传纪事本末》53卷,《清吟堂集》等。
释文:张怀瓘云:《兰亭》“年”一笔作悬针,其下,“岁”字则变垂露。又,其间字体多变幻不同,自首至尾一十八个“之”字各别其意。康熙己卯秋七月廿六日,处暑倍酷,月余亢旱,当午骤雨,喜而书此,但少顷日复书耳。建兰开数百茎,吟啸其间,浑忘香馥。江村侍养高士奇。
北宋 米芾
米芾《秋暑憩多景楼帖》,纸本,行书,纵27.6厘米,横34.3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全篇随意挥洒,真情流露,用笔轻扬迅疾,力沉奇倔,结体欹侧生姿,转折间多机巧锋芒。
米芾(1051-1107),号襄阳漫士,有“米襄阳”之称。书法与黄庭坚、苏轼、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