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帆回忆说,他的外公便是上世纪60年代村里的打渔队队长,那时候捕捞的湟鱼成卡车地往外运。他13岁就跟着外公打渔,练就了一身的“本领”。
昔日在青海湖沿岸,有十余个村庄一度靠捕捞湟鱼为生。人们把吃不了、卖不掉的湟鱼,晒成鱼干,然后用鱼干去换蔬菜和水果。
日夜不停的捕捞,造成湟鱼资源量急剧下降,由最多时的32万吨一度下降到2600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青海省政府连续5次实施封湖育鱼。湟鱼资源不断增长,已恢复至7.08万吨。
李一帆如今开着一个小商店,日子还算宽裕。他担任队长的救援队,共有8名队员。其中有的是牧民,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卡车司机,每年在青海湖义务巡湖至少七八十天。
每年湟鱼洄游季节,李一帆他们常常四个人一组,轮班巡湖,几乎天天“泡”在青海湖沿岸,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与主河道断流的河沟,多是湟鱼“误入歧途”的地方,也更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区域。救援队成立两年多来,他们已救助湟鱼3万多斤。
救援队的经费来源,除了政府补贴,大部分靠队员自己掏腰包。像李一帆一样,越来越多的打渔户转型成为湟鱼保护者。在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下,过去的打渔村基本消失了。
李一帆说,普通百姓下河救助,深一脚、浅一脚,很容易弄伤湟鱼。他们有专门的工具,也熟悉湟鱼的习性,就方便安全得多。
“看到面临困境的湟鱼重获新生,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李一帆说,投身生态保护,算是对过去行为的一种补偿。再说保护青海湖,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家乡生态好了,就会有更多的游客,自己的生意也会更加红火。(记者王宏伟、马千里、张涛、张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