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的是开创霸业,荀彧想的是兴复汉室。
同床异梦,殊归同途。
悲剧的种子,也许在两人亲密无间的蜜月期就已深深埋下。
荀彧前后为曹操保举了很多人才,司马懿的入府,正是荀彧的功劳。因此,司马懿对荀彧印象很好,他把荀彧列为自己暗中学习的师长。不过,荀彧不能带兵打仗,是其一个缺憾。司马懿觉得,自己不能像荀彧一样,一辈子站在幕后;有机会定要像祖先一样,立功疆场。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荀彧似乎从主公身上,看到了当年董卓的影子。他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本年的五月,一些大臣在曹操的授意下,劝曹操进位为魏公,加九锡。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种礼仪待遇,从更深层意义上看,则是王莽以来的一个潜规则:加九锡是篡位的信号。
荀彧坐不住了。
一向低调而谦让的荀彧居然脸红脖子粗地指责劝进的大臣:“主公兴义兵以匡扶朝廷,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应该如此。”
荀彧很清楚,自己实际指责的是谁。
曹操更清楚,荀彧实际指责的是谁。
曹操很生气。两个貌合神离了大半辈子的男人,终于要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