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异乡人也发现了古村落与古宅独特的魅力,投资特色民宿。项颖颖便是这样一位怀着山水田园梦来到松阳的年轻人,但她所投资的民宿曾因违规改造,被政府勒令将违章面积全部拆除。从最初与政府部门的“博弈、对峙、不理解”,到日后的逐渐理解,项颖颖意识到任何翻新与改造都坚决不能破坏老屋的原貌,对此不能存在任何“特殊照顾”,否则松阳的古建管理将出现重大缺口。而县政府同时也在帮助项颖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邀请香港大学建筑系王维仁教授的团队进行民宿再设计,使老屋既保持了原风貌,又提升了居住舒适度。
与项颖颖相似,一批有情怀的、志同道合的人也不断因老屋而结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凭借老屋修缮与当地政府直接对话,见证着政府踏出的每一步。在松阳缓缓生长的,不仅有翻新的老屋、幽静的民宿,更有百姓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建设发展中,不忘初心
“拯救老屋行动”开展一年以来,松阳县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在工作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忘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才是行动的根本目的。在这“摸索着前进”的一年中,地方政府也尽可能给予了老屋户主们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做前期动员工作时,为避免占用务农时间,工作人员会特地选取晚间而不是白天去村民家走访;施工工作循序渐进,分期修复同一老屋的不同房间,保证户主在施工时仍然“有家可归”,不必特地到村外寻觅住处;主要修缮时间集中在农闲的冬半年,并随着户主的具体日程安排灵活调整。
《浙江省松阳县传统村落文物建筑修缮导则》规定:文物建筑修缮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能修补不替换,尽可能多地保留文物建筑真实的历史信息。那么,现代元素与古老韵味是不可兼容的吗?黄滋认为:“老屋保持老屋的样子,并不意味着就要抵制屋内设施的现代化”,房屋的安全指数必须达标,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经过修缮的老屋大多引入了室内冲水厕所、厨房防火设施、防漏电管线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它们为户主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令原住民们“愈发依恋自己的根”。
黄滋高度评价拯救老屋行动:基金会的专项资金补贴分担了修缮所需的大部分费用,令百姓产生了修缮家宅的动力,“保护传统文化和改善民生都是政府的责任,如今正能够一举两得。”不过,当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缺憾:部分老屋主人长期渴求入住新房,但他们无权拆除或任意翻新被认定为“保护性文物”的房屋,又没有用于另建新宅的土地,因此文物保护与户主的用房需求之间存在突出矛盾。秉承“以人为本”的精神,黄滋建议浙江省建立起一套长效补偿机制,给予文物密集地区一定的政策倾斜,将更多的土地指标分配给迫切需要建筑用地的住户,“给百姓一条出路”。户主们得到新的宅基地后,破坏损毁老宅的可能性也将随之降低,有利于传统村落中的文物建筑保护。
以心换心,凝聚民心,不忘初心,增进民生福祉,助力文保工作更上一层楼,拯救老屋在行动,浙江松阳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