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沅江芦笋成为美食新宠,畅销北京、广州、长沙等大城市的高端酒店。芦笋加工企业还开发出佐餐类、休闲即食类、饮品类等9大类特色产品,并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并生产芦笋多肽抗疲劳新产品等保健品。
郭建平告诉记者,作为造纸原料,芦苇亩产值不到400元;而作为食材,芦笋亩平产值可达4000元。芦笋普通成品食材每公斤40元至60元,芦笋纤维粉的价格更是呈几何级数提升。2016年,沅江芦笋综合产值达22亿元。
“沅江芦笋产业开发时间尚短,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传统食品、功能保健品到药品的‘三步走’战略,继续做大做强芦笋产品精深加工和研发,力争在10年内,使沅江芦笋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郭建平说。
■记者手记
挖掘农产品“新功能”
刘勇
芦苇本是造纸原料,在造纸企业被关停之后,芦苇的嫩苗芦笋成了美味“湖鲜”。通过开发“新功能”,沅江芦笋产业异军突起。
工业产品开发新功能很好理解,农产品开发“新功能”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很难改变,其应用功能相应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但是,只要切实瞄准市场需求,潜心挖掘农产品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特质,就一定能像沅江芦笋一样,开创一片新天地。
原本在农村不受待见的红薯叶,在城市成为“蔬菜新贵”;原本只是当坚果卖的松子,有的饭店将其培育成“松子苗”,价格是豆芽菜的5倍……这些举措,都与沅江芦笋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一些农产品在市场上遭受冷落之际,积极开发其“新功能”,不失为一条转型升级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