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通过数据比对进行精准监督并非个案,依托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我们鼓励各地创新‘互联网+脱贫攻坚’监督模式,把信息化融入监管,建立脱贫攻坚大数据监管平台,利用数据做分析预测,让科技和纪律为扶贫资金加上一把‘安全锁’。”四川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剑指问题多轮整治,有效防止“雨过地皮湿”
“‘小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啃噬的是群众获得感。”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基层“微腐败”,绝不能让“雪中送炭”变成“雪上加霜”。
针对监督执纪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四川省纪委明确要求把专项整治作为制度性安排和经常性手段。去年8月至10月,由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牵头,突出“三个集中”(集中处置问题线索、集中查处违纪案件、集中通报曝光典型),在全省部署开展了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专项查处行动。行动期间,全省共立案审查379件,党政纪处分288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
今年,又由省纪委牵头,进行两轮历时8个月的扶贫领域“3+X”突出问题专项整治。3月至6月开展3项专项整治,包括贪污侵占、扶贫项目分配安排、脱贫攻坚工作中滥用职权等三方面问题。7月至10月开展“X”项专项整治,各市(州)自主选择1个或几个扶贫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一年一部署,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就是要有效防止‘雨过地皮湿’。”四川省纪委副书记郑东风介绍,去年以来,四川省纪委先后下发《关于加强脱贫攻坚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等4个文件,明确持续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多轮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针对问题线索的复杂程度和查办难度,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纪律审查实践中,探索形成了省纪委挂牌督办、县区纪委交叉异地查、派出纪检组分片交叉查的办案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截留、挤占、挪用、拖欠、套取、骗取扶贫资金等违纪行为。2016年以来,立案审查173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44人、移送司法机关68人。
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将责任和压力传导到一线
7月24日,四川省向社会公开通报七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典型案例,阆中市峰占乡政府红瓦店村通过多种方式擅自收回精准扶贫到户资金共计38.052万元,峰占乡党委书记李剑强,峰占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瑜,红瓦店村党支部书记赵学科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行政记过处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高县可久镇原党委委员、副镇长李兆先履职不力、违规套取扶贫资金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