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院民行处副处长蔡良毅告诉记者,刘大敏案涉案人员众多且非常分散,有的在外省甚至国外打工,有的虽然在本地但拒不承认作伪证,调查核实难度很大。调查组分头查找询问,并在公安机关的大力协助下,有效防止了串供。其间,市院和一分院先后5次召集会议,对监督方案、调查计划等进行完善指导,提出办案思路和查证方向。最终,认定25件劳资纠纷中的18件为虚假诉讼。铜梁区检察院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并将刘大敏及前妻涉嫌妨害作证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后来,法院分别判处刘大敏及前妻有期徒刑四年和一年。
“当初我们已经大失所望,以为已经被套取的200多万元要不回来了。没有想到检察院介入后,结果还会翻转……”铨隆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上级指导有力,上下级配合有力,案件查处才能有力。采访中,王勇一再强调:“虚假诉讼一般都不是一件两件,而是一串两串、一窝又一窝,但基层民行办案力量有限,所以,关键是上下一体,这样可以把办案力量串起来,形成查办虚假诉讼的工作合力。”
全方位挖掘案件线索
在重庆市荣昌区检察院,民行检察官潘朗是个名人。近几年,为搜集监督线索,他给很多人都留了自己的电话,也经常主动打电话与熟识的人交流沟通。
一天,潘朗与一个律师朋友在电话中聊天:“你最近有没有虚假诉讼线索啊?”对方既没说“有”,也没说“没有”。潘朗敏感地意识到“有戏”,立即约对方到自己办公室坐坐。见面没多久,对方就提供了一条线索:重庆亚钦公司被106人分别提起劳务合同纠纷之诉,均被法院强制调解,其中几十起可能是假的。据此,重庆市检察院、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下称“五分院”)及荣昌区检察院三级联动,联合调查核实,最终认定34起劳务合同纠纷都是“假官司”。
记者惊叹于潘朗的职业敏感,他却笑着说:“一直以来,我们民行检察官工作都是蛮拼的!”
据悉,为破解虚假诉讼线索发现难困境,重庆市三级检察机关民行部门主动出击,加强内外协作。一方面,利用控申、派驻检察室等部门处理来信来访及下访巡访等职能优势,加强内部沟通协作挖掘线索。綦江区检察院民行部门通过与控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信访案件信息,从中获得4件虚假诉讼线索,并予以监督纠正。另一方面,通过与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召开工作联席会,走访信访办、人社局、国土房管局等部门,查阅案件信息资料,全面梳理和排查监督线索。同时,积极开展打击虚假诉讼法律宣传,以“法律六进”活动为契机,重点宣传检察机关打击虚假诉讼的监督职能,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