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己遭遇孙子被嘲笑
可世俗的眼光,仿佛战争留下的伤痕,始终困扰着黄有良的儿孙。
胡亚前还记得年少时与人吵架时,别的孩子总以他母亲为话题,对他指指点点。虽然母亲从未主动向子女讲述过那段历史,他还是从旁人的嘲讽中听出了大概。他和兄弟姐妹也曾奋力反驳,终究无济于事。
从那以后,胡亚前在外忍气吞声,只要对方不是故意找茬,都尽可能避免争吵。就算受了委屈回到家,也绝口不向母亲说起,“毕竟又不是她故意的。”
“但这事又影响到了儿子。”胡亚前说,自己那一代受点委屈就算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老人的遭遇竟然会影响到孙子一辈。
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幸存者离世
胡亚前的儿子正在田仔乡中学读初三,奶奶黄有良的遭遇,也总被他和同学发生争执时拿来说事。虽然儿子很少主动向他说起这些,但童年的经历让胡亚前明显察觉,儿子正默默承受着与他过去相似的经历。
“真不知歧视会传到哪一代。”胡亚前坐在母亲床边,表情无奈。
陈亚扁
结婚后八次产下死胎
为治病独居养老院
见到黎族老人陈亚扁时,她正坐在敬老院的单间里吃饭。见有人前来,她立即起身,双手紧紧握住记者,操着方言,让我坐下。
陈亚扁所住的陵水县本号镇敬老院屋子很是敞亮。地板铺着瓷砖,锅碗日杂虽然繁多,但摆放得还算整齐。整个屋子虽有些局促,但干净而整洁。
这时,陈亚扁的女儿、50岁的竹梅英也骑车从十公里外的家里赶来。她几乎每天都要过来为老人煮饭煲汤,收拾屋子。
为什么要让88岁的母亲独居敬老院?
竹梅英解释,自从陈亚扁做了白内障手术后,身体就变得很虚弱,加之患有高血压、骨质增生和气管炎等痼疾,需频繁打针吃药。由于老人腿脚不好,而敬老院恰好紧邻镇卫生院,为方便就医,她才在去年12月将母亲送到这里。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敬老院也不收住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