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京剧内容的烟画一直受到当时人们的青睐。这些戏曲画片的发行,在摄影、影视、出版都还不够发达的当时,无疑为京剧的普及起到了一定作用。在今天,京剧画片也是我们窥视半个多世纪前京剧繁荣时期景象的一个侧面。1931年,上海京剧界曾仿效净角汇演,搞起了“丑角大献演”。华成烟公司抓住这一噱头,印行了烟画《百丑图》、《续百丑图》等香烟画片,每套100枚,随“美丽”香烟派赠。还在每张烟画的背面说明中,把剧中人物的扮相、穿戴描述得十分详细,为专业演员和戏剧研究者提供了一部“丑行小百科”。
“大人吸烟,小孩攒烟画”。20世纪初期直到五六十年代,烟画曾是城市生活底层孩子们既经济又方便的玩具。儿童游戏、看图识字、儿童教育,成了烟画中的一大门类。一张小小的香烟画片,维系着多少童年的欢乐梦,无形之中,它也成了孩子们了解历史、学习知识的桥梁。
烟画版“清明上河图”:直接反映市井民俗生活
香烟画片能迅速受到人们的喜爱、关注并引发收藏热,主要原因是烟画适应了当时中国市民文化兴起的氛围。烟画以最广大的市民百姓为对象,力求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让文化水平很低的民众也能看得懂,因而它成为市井文化的载体。
直接反映市井民俗生活,可以说是香烟画片的突出特色。烟画对中国市井生活的贴近,最好的例子是英美烟公司出品的《清代各行各业》、《三百六十行》等香烟画片,描绘了清末民初民间照相、杂技、织布、当铺、木工、建筑、算命、医药、缝纫、制药、说唱等社会各行各业,生动而翔实的绘事连缀起来不亚于《清明上河图》。
时事新闻香烟画片:鲜明而迅速地反映时代脉搏
女性形象的变化在香烟画片中也表现得异常突出。民国初期,女性大多将后髻改为前髻,至上世纪20年代初便出现了“刘海儿”。1923年,南京路上第一家西洋美发厅引进了德国新发明——电烫机和电吹风,烫发又成为达官贵人所追求的时髦发型。各种发式造型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同样,民国初期的服装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旗袍的复出,可谓光彩夺目。民国美女图香烟画片之印样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女性一改往日琴棋书画待字闺中、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的传统形象,走上街头、烫头发、蹬着高跟鞋,引领时代风潮。
最早反映时事新闻的香烟画片大约在1912年出现,盛行于上世纪30年代。在国内外发生重要政治时事新闻时,各烟厂会竞相出版捕捉社会热点的香烟画片,其中尤以重大事件诸如辛亥革命、五卅运动、抗日战争等为主流。这类香烟画片在发行的种类和数量上虽然比其他类别要少得多,然而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却最鲜明、最迅速、最直接地反映了时代脉搏。
1.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印制十九路军抗日香烟画片——八字桥战役
2.英美烟公司印制清代各行各业香烟画片
3.中国友宁烟厂印制《西游记》人物香烟画片——孙行者
4.永泰和烟草红宝石皇后牌儿童游戏香烟画片——踢毽子
5.哈德门烟公司印制京剧人物香烟画片——四郎探母
6.英美烟公司印制古代百美图香烟画片
7.老刀牌海外百业彩色香烟画片——种植图
8.英美烟公司老刀牌成语与谚语香烟小画片——渡人渡上岸